是该减税了:中美税负和基础性成本比较(19)

是该减税了:中美税负和基础性成本比较

我国财政供养人员达到6400万人以上,每百万美元GDP对应的财政供养人员在世界处于偏高水平,官民比因我国人口基数大而处于世界中等水平。我国官方未公布财政供养人员的具体数字。财政部2012年出版的《2009年地方财政统计资料》显示,到2009年底,全国不包括中央的财政供养人口为5392.6万人(含事业单位人员,我国有126万个事业单位,共计3000多万正式职工,其中教育、卫生和农技服务从业人员三项占3/4,教育系统人员约占一半)。人社部发布的《2015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5年底,全国共有公务员716.7万人。前财政部长楼继伟指出我国中央公务员占比仅6%,据此推断中央公务员数量约为43万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陈剑推断分布在各地的准财政人员约1000万,其中含60余万个村委会和8万个居委会干部。

因此,保守估计中国财政供养人员约为6435.6万。截至2014年,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德国、中国香港的公务员人数分别为2188万、518万、436万、196万、440万和25万,官民比分别为6.9%、8%、3.4%、3.9%、5.4%和3.4%。中国因为庞大的人口基数,官民比为4.7%,处于中等水平,低于英美德,高于日韩和中国香港。从财政供养人员/百万美元GDP看,中国财政供养人员数量远超其他国家(地区),中国6.11人,高于英国的1.71、韩国的1.39、美国的1.26、德国的1.13、日本的0.9和中国香港的0.85,消耗掉大量财富。虽然大部分基础设施投资有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但仍有相当部分无效投资造成的浪费,民生支出虽然增长较快但基础薄弱仍有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