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车司机:取消订单、私下接单是圈内潜规则( 三 )

大树认为,这次乐清事件,平台责任难逃。大树说:“有些司机做顺风车的初衷本来就不纯,一看到漂亮小姑娘就起了歹念。如果乘客和司机发生什么,平台应该承担什么责任?平台可以推卸责任,事后没有监管。”

大树也表示,提高素质不是司机一方面的事情,“我开车,遇到乘客在车上吃东西、抽烟,我都是很反感的。开顺风车的基本上用的私家车,平时注重维护和保养,碰到不文明的乘客也是很头疼的。”大树的爱人平时也会开顺风车,也有乘客“不怀好意”,以各种借口想要加微信,“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到司机身上。说不定乘客的某些话、某些行为也会有误导呢?总的来说,双方减少接触,很多事情都能避免。”

大树觉得,目前的网约车门槛真的低,“有辆车就可以了。(司机)人品、心理健康等,根本无法掌握,乘客就是碰运气。”持着同样观点的还有顺风车司机刘毅(化名)。在他看来,滴滴公司如今单纯地关停了业务,是正确的。“现在,平台的实名认证,其实根本没有多大作用。尤其是顺风车,只要有车辆信息就可以做,今天可以是这个人开,明天换个人开,根本监控不了。而且,只有最初的门槛,后面,车辆是否过保,是否年检,都无从知晓。司机素质参差不齐,监管不力,自然会出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