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岭社区欢乐多
欢迎您来到傻大方资讯,本页内容是《大岭社区欢乐多》,既然来了就转发一个再走呗。
正文开始:
■深圳特区报记者王敏
通讯员袁甲清罗育方
英语俱乐部、国学讲堂、公益篮球课……又到暑假,在龙华区民治街道的大岭社区,一个个活动正次第展开。水榭春天的居民陈晓感慨,“刚搬过来时,什么配套和文化活动也没有。这才几年时间,社区就大变样。现在住在大岭,活动多、朋友多、欢乐多,真是太幸福了。”
大岭社区于2011年设立,有水榭春天、中央原著等13个花园小区和1个城中村,是深圳特区一体化的典型代表。社区刚成立时,因没有配套,没有文化活动,被居民戏称为“睡城”。几年来,随着大岭的公共、商业、休闲等配套一一补齐,尤其是社区党委牵头打造“一核多元”管理服务模式,以文化建设、阵地建设凝聚人心,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家园正在形成。大岭社区曾获评首届“广东省五星级宜居社区”。近日,记者探寻了这个宜居、欢乐的社区。
活动阵地优化升级
公共空间营造“社区客厅”
暑假期间,大岭社区最热闹的要属“民治空间·1866玩聚乐园”了。亲子国学课、儿童综合音乐课、健身瑜伽课、红色影院……记者从门口处的宣传栏看到,每周的活动安排丰富多彩,有声有色。据了解,作为民治基层党建特色项目,这一公益共享空间运营一年多来愈发深入人心,项目不仅根据居民需求提供服务,还引导孵化社会团体项目。
比如,民治空间·1866玩聚乐园民乐团如今已有20多名成员,而这个社团形成的缘由来自于物业接到的一次投诉。民治空间·1866玩聚乐园工作人员曹渊告诉记者,起初是几位老人在小区吹拉弹唱,被其他居民投诉产生噪音,曹渊了解该情况后,将老人们请到了民治空间来表演,此后吸引了更多热爱民乐的居民加入,在民治空间的引导支持下成立了社团,下一步社团还计划注册成立协会。大岭社区党委书记、工作站站长王要成告诉记者,目前结合社区特点,正积极利用公配房铺开阵地建设工作,包括城中村松仔园也在打造服务平台,务求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参加活动。
据介绍,大岭社区党委还在牵头组织社区文化阵地联席会议,制定统一的场地、资源、运营方面的规范和流程,实现资源互通、互享。大岭社区优质项目库、优质志愿者库也正在建立中,力求更好地调动社区居民、商家资源,更好地参与社区服务和建设。
文化建设作为突破口
大岭文化节成“文化名片”
公益空间所能聚起的“人气”毕竟有限。大岭社区的居民来自五湖四海,白天在社区活动的主要是老人和小孩,年轻人则多早出晚归,要聚集更多的“人气”,大岭社区将文化建设被作为突破口。“文体活动是能吸引人、集聚人的。”王要成说。
大岭社区文化节自2014年开始举办,目前已连续开展了四届。文化节走进社区,结合居民所需,开展了大岭好声音、儿童快乐营活动、超市寻宝、趣味国学课堂、爱之翼成长营、舞邻大会等数百场活动,让老中青少都能找到乐子,彼此从陌生到熟悉。在这过程中社区还发现文艺带头人,支持、引导成立文艺队伍,让其影响带动更多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年73岁的蒋叔成立了水榭春天文体协会。他组建的大岭社区民乐团集聚了活动在德逸公园的一大批民乐爱好者,常常聚在公园吹拉弹唱好不欢乐。
今年大岭社区还将持续打造“全民健身”及“诗词大会”两大文化品牌,组织开展“好声音”歌唱比赛、广场舞献礼、迷你马拉松等活动。同时,社区还在推进漂流图书馆项目。
随着社区公共阵地建设的完善,文化品牌多样靓丽,大岭社区居民收获到了越来越多的幸福和谐,越来越多的家园温情。
- 青羊开展2018年度廉政书画讲座进社区
- 什刹海25个社区将调整为22个
- 湖北着力培育发展344个社区公益项目
- 图文:物联网上管理社区
- 释法说理进社区
- 超百万网友关注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设 他们都提了啥意见?
- 福州市鼓楼区在福建省率先推出社区微型精品幼儿园
- 上沙社区: 多肉植物DIY,居民都说有意思
- 松合社区: 这支特殊的巡逻队,为社区保驾护航
- 早城社区: 社区为退休居民举行插花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