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萌发与实践——区(11)

2.新型城市化战略推动浙江四大都市区齐头并进、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大动力,使浙江形成了以城带乡、城乡互促、区域一体、整体发展的良好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形成的区域比较优势论,在全国层面得以全面展开、充分发挥...

2006年8月,浙江召开全省城市工作会议,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强调“坚持统筹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进一步优化城镇体系,完善城乡规划,提升城市功能,加强城市管理,创新发展机制,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互促共进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此后十多年来,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新型城市化战略,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把新型城市化这篇大文章书写得气势磅礴。2009年9月,浙江省政府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签署了《关于联动推进浙江新型城市化发展的意见》,提出通过部省共建,将浙江打造成为全国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先行区和示范区。2011年2月,国务院批准实施《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使浙江成为全国首个正式实施新一轮城镇体系规划的省份。2012年5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同年7月,浙江省委印发《浙江省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纲要》,省政府制定出台《浙江省新型城市化发展“十二五”规划》,将浙江的新型城市化推上更高的台阶。2014年4月,浙江再次召开全省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提出了全面提高城市化质量和水平的更高要求。十多年的新型城市化,使浙江发展的空间格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城市化结构形态更为合理。杭州、宁波、温州和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经济加快发展,城市集聚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在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地位逐步提升。省域中心城市发展势头良好,美丽县城、县域中心城市加快建设。“三群四区七核五级网络化”省域城镇空间结构进一步完善,初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目前,浙江的城市化率为68%,高出全国约10个百分点。四大都市区成为推动全省发展的四台“发动机”。一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四大都市区为主体,以海洋经济区和生态功能区为两翼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已然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