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脑!民警调解2块钱小纠纷没整明白 连奥数老师都出动了

看官辛苦啦!傻大方小编知道你找“烧脑!民警调解2块钱小纠纷没整明白 连奥数老师都出动了”这篇文章很久了,是否有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感脚呢?


正文开始:

原标题:烧脑!民警调解2块钱小纠纷没整明白,连奥数老师都出动了

  生活就像一团麻

  有无数解不开的小疙瘩

  有时一件小小的事儿

  都能给我们整蒙圈了

  比如下面这个......

  9月26日下午,浙江宁波海曙区江厦派出所的廖警官,出了一次警——一笔“涉案金额”为2元的小纠纷。

  很快,他处理好了这次纠纷。不过,细想下来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似乎这道“数学题”不是这么算的!

  这是怎么回事?

  报警电话是一名小卖部的老板打来的,说是“有人买东西不给钱”。廖警官到场后,了解到的情况是这样的:有名小朋友在小卖部里,买了一支雪糕,花了2元钱。后来,小朋友外婆觉得雪糕有点变形,怀疑是变质的,于是要求退钱。

  老板当然不同意退。这时,一名女孩过来,买了一瓶水,也是2元。外婆就抢过她递给店老板的5元钱,然后找了对方3元钱。

  女孩也没说什么,拿了水就走了。对小朋友的外婆来说,这笔账似乎就这么了了。可在店老板看来,他没收到矿泉水的钱啊。

  于是,就报警了......

  “那你们双方什么意见?”廖警官问道。“她把那5元钱还给我!”“那他得把买雪糕的2元钱退给我!”双方争先恐后地说。

  双方倒是很快协调好了,各自拿钱散了。但是,廖警官回去后,把每次交易行为都列了下来,却得出结论——有人亏钱了。

  重新计算后的结论,是什么呢?结论如下图:女孩持平,外婆亏1元,店老板赚1元。

烧脑!民警调解2块钱小纠纷没整明白 连奥数老师都出动了

  民警的解答

  有不少人纳闷:计算起来有这么复杂吗?

  微信群里经过讨论大致有几个问题:如果5元钱退给了店老板,那外婆找给女孩的3元钱,问谁要?如果店老板将买雪糕的2元钱退了,但小朋友是否该将雪糕还给店老板(因为觉得变质,小朋友已将雪糕扔掉了)……

  一名理工科毕业生这么看:

  之前,这起纠纷很简单,就是店老板有2元钱没有收回(不管是雪糕还是矿泉水的应付款);后来,外婆给了店老板5元,后者本应找给其3元,但实际只给了2元(所谓的雪糕退款)。

  这么算下来,店老板确实少退了1元钱,而外婆亏了1元钱。当然,这是建立在雪糕本身价值2元的基础上的,如果外婆坚持认为那雪糕变质,一文不值,这道计算题就另当别论了。

  “虽然只有买雪糕、买矿泉水两次交易行为,但涉及到四方,买来退去,又把之前的交易也算进来,越来越复杂,确实容易把人搞蒙。”这名网友说道。

烧脑!民警调解2块钱小纠纷没整明白 连奥数老师都出动了

图片说明:网友的解答

  数学老师怎么看?

  奥数机构的杨军老师看过题目后,只看原始财产和最终财富,两相比较,最终得出的结论和以上一样:店老板赚了1元。

烧脑!民警调解2块钱小纠纷没整明白 连奥数老师都出动了

图片说明:老师的解答

  杨老师认为,陷阱其实就是在计算时把别人的交易收支也算进来,结果往复循环,越来越绕不清楚。

  杨老师还说,这道题目只有三个人,如果出现四人或者四人以上,A的交易过程中途或许是从B那里获利,而B获利又或许是C的部分,这样就纠缠不清,总结一句话:每个人只计算初始财富和最终财富,这样就可以理清楚了。

  对于这件事,大家纷纷感叹,“一两块钱的小生意,有着大智慧啊!”当然,也有在公安部门工作的朋友戏谑说,“数学在生活中无所不在,只有熟练掌握各门才艺,才能更好地处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