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消费“网事”】切入信用卡代偿业务,小赢牌“消费信用”充电
9月5/20号刊
封面故事
年纪不大,已经在银行做到很高的职位,从职业发展上看是一片坦途,可以安逸地做一个银行家直到退休。成少勇本来可以选择就这样安逸下去,可以他偏偏要折腾一把。
2013年,中国的互联网金融火热起来,早期几个与成少勇一起在Capital One共过事的朋友已经创业并初见成效。“像挖财创始人顾成伟、融360的CEO叶大清都曾经坐在我旁边,我们关系非常好,他们后来都创业了。”成少勇回忆道,“互联网革命带来了新机会,市场上数据越来越多,移动化发展也愈发普及。市场很大,如果我找准方向,肯定能做成功一个生意。2015年的时候,我在想,如果去创业的话时间上稍微晚了一点,还不如加入创业公司,人不能辜负这个时代。”
小赢科技首席风控官(CRO) 成少勇
而这个不能辜负时代的故事最初是从咖啡厅开始的。
小赢科技成立于2014年8月,彼时总部设在深圳。成少勇在2015年7月份加入小赢,开始招兵买马的工作成少勇都是在上海的一家咖啡馆里进行的。现任小赢科技信用风控总监李侃便是在那个时候接到了成少勇的电话,只是当时远在加拿大Capital One的他,并不知道电话这头的成少勇是在咖啡馆的楼道里跟他描绘未来的事业蓝图。
李侃在当年的11月便回国加入了小赢科技。到了2015年年底,成少勇搭建的核心团队人员差不多招齐,但仍没有一个专属的办公地点。“那时候我们开始就在众安保险的办公室里借了两张桌子,随着人员的增加,后来都挤不下了,我们才找了大一点的办公室。”成少勇说。
2016年底,小赢科技上海分公司初具规模,便搬到四川北路859号的中信广场。这里距离成少勇离开的传统金融机构——交通银行所在的银城中路190号交银大厦车程仅6公里左右,然而却已是两个世界。
2000元到6万元背后的需求
想要“换道”的成少勇曾收到多家互联网金融公司的邀约,最后被“ 一张白纸”的小赢科技“拿下”,出任首席风控官(CRO)。而他选择小赢原因之一正是看中了它的“小白”状态。
“市场上当时有很多发展起来的公司都是自带场景和客户的,但是这种公司有各种各样存量的问题,你很难重新去设计已有的系统、流程以及管理方式等,一张白纸的话反而好设计。”成少勇透露,另一个原因是小赢创立之初就开创了行业首个引入保险合作的模式,以及比较强大的股东背景,再加上创始人唐越的管理方式给了成少勇更多的发挥空间,“虽然我是CRO,也在直接管理公司的金融业务”。
巴菲特曾说,人生就像滚雪球,关键是要找到很深的雪,以及很长的雪道。小赢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唐越也认为,金融确实是一个非常长的雪道,因为中国的个人金融是几十万亿元到百万亿元的市场,而现今的传统金融机构在个人金融服务方面,做得远远不足。
成少勇曾在美国、亚洲和中国大陆做过很多年消费金融相关的业务。在他看来,中国的市场跟二、三十年前美国市场非常相似——好的客户借钱很贵,差的客户借不着钱。“中国的市场非常大,比美国的市场还要大,传统金融机构满足不了,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便捷手段满足他的需求,通过数据驱动完成极致体验。”
在小赢的这张白纸上,成少勇按照Capital One的模式从零开始进行商业流程设计。“我知道什么岗位需要请什么人,做什么事,不管是IT、风险还是运营,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都是按照以前Capital One的数据驱动业务模式来做。”成少勇说,“从一开始,这就是一个彻底的互联网数据驱动模式,小赢科技也是一家数据导向的科技公司、金融公司,没有传统金融、零售或者互联网公司本身的文化和模式的影响,完全是零设计出来的。”
在经历了招募团队,搭建基础设施,进行模型测试等环节,小赢科技耗时一年塑造了自己的模型体系。在这个过程中,小赢科技的团队花了很大精力在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上。
技术基底打好,产品便呼之欲出。
目前中国信用卡持卡人超过3亿,这部分需求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满足,平均透支额度不到2万元人民币,同样的,美国的均数则是两三万美元。面对旺盛的消费需求,小赢想从服务这3亿人入手,找准自己的消费金融路径。
在国外,信用卡代偿业务(balance transfer)比较流行,在发达国家已经是一个市场成熟的产品。而在中国,这个市场参与者不多,还算得上是一片蓝海。小赢科技的市场调研显示,中国的信用卡代偿业务市场规模约6000亿元,细化到信用卡额度提额和提取现金的需求,则达到了数万亿的规模。这也坚定了小赢做信用卡代偿产品的信心。
早在2015年就一直在规划的小赢卡贷,于2016年6月13日上线。这个国内早期的信用卡余额代偿产品,通过对互联网大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可以迅速识别判断用户征信状况,无需抵押和担保,也无需纸质证明或线下签约,用户就能获得2000元到6万元不等额度的小额贷款。
“6月份,我们紧锣密鼓地先上线了第一版作为试水。新产品出来,各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包括用户流程、资金、放款的时效、审批的时效等等。通过试水一方面可以看看用户对产品本身体验的反馈,也可以检验风控系统评估用户的情况,以及资金安排能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小赢卡贷产品总监朱雨科说,“所以,从用户的申请、借款和机构审核,审核用户的资料和最终审批通过,让资金的放款的整个业务流程先跑通、跑顺,保证每个环节的用户体验都好。”
朱雨科介绍,和其他借贷产品相比,小赢卡贷可将资金直接打入用户信用卡,恢复的额度可以用于购买数码产品、旅游、培训等不同场景,且申请流程简洁,只需填写身份证和联系人信息即可完成申请。“从最初的微信入口、网页版本,到如今可以做到33秒秒批放款的APP,我们一直在优化用户体验。”
上线满一年后,小赢卡贷的注册用户数近500万,单月放款量最高破8亿元。另有数据显示,小赢卡贷90%以上的用户是80、90后,男性用户比例占77.2%,广东省用户占比最高,为16.29%。合作的银行前四大是交通银行、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和光大银行。覆盖率上一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各占一半。
巧妇的有米之炊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里的“米”便是数据。
“我们算得上为数不多舍得在数据上投入的公司,除了可以免费获取的数据,我们一年用来够买可用数据的钱至少有5000万元,另外,我们的数据来源都是合规的。”成少勇说,小赢在业务发展之初就十分重视数据平台的建设。
当然,大数据风控不能止步于数据源的获取,“米”足够了,还要有“巧妇”,可以有能力处理数据,把数据管理好,应用好。“最终你需要有一套管理流程、管理文化和数据思维。”成少勇表示,对数据的清洗、处理、保护、对模型的训练等都需要大量人才的参与,另外,模型最重要是可以自我学习的模型,通过实际数据,来不断优化、迭代信用判断。
“数据和分析是小赢科技的优势所在。”据他介绍,小赢科技创建了WinSAFE智赢风控体系,依靠决策引擎、反欺诈模型、信用风险模型、与机器学习引擎构成的大数据风控系统,来分析用户价值、用户的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并借助数据处理与建模能力确保用户的资金安全。这个风控系统通过网络行为、借贷行为、社交行为、人行征信、第三方征信、平台交互、电商行为、职位收入、家庭状况等360度数据对用户进行风险评估。小赢还有一个多点数据系统,可以通过多点数据整合行业黑名单。
另外,小赢科技是目前唯一一家所有产品均由保险公司保障本金与收益的平台,在成立时就与众安保险进行风控流程与数据管理的无缝对接,双方联合进行风控审核,并由众安保险提供针对借款人逾期未还款风险的信用保证保险。
成少勇认为,信用卡代偿市场处于起步上涨阶段,远没到进入你争我夺的竞争局面。“消费金融市场太大,可以容下很多东西,但是一定要找适合自己发展的利器,不要跟风,想清楚自己能力在哪里,就在某个细分领域去做。”他说,如果你没有能力,在监管以及市场发展情况下慢慢就会被淘汰。
“我觉得选择小赢是一个比较好的机会,结果证明我的选择正确的。”成少勇坦言,两年前小赢是名不见经传,现在绝对是第一集团军,而且基本上没烧过钱,“2015年基本打平,2016年赚几千万元,今年能盈利几亿元,增长非常之快”。
2015年10月,小赢科技获得来自周大福4亿元的A轮投资,今年3月又获得10亿元的B轮融资。唐越在当时的一个采访中透露,其实小赢一直是挣钱的,“我们A轮融资的钱都没有花。这次又做了B轮融资,所以现在小赢在资金层面还是比较充裕的。我觉得我们可能会更关注一些在金融领域与我们有互补性的投资机会。”
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以来,成少勇的工作相比以往更加辛苦,当然也更有成就感。“半夜三更,数字报表出来,爬起来看也不会觉得累。当你把它当成一份工作干会很累,作为事业的时候就会感觉非常兴奋。”
作者 | 董莉
微信编辑 | 李昊原
原文发表于《IT经理世界》,转载请注明
行业的台前幕后
那都是戏
加入交流群 [金融科技]
就能一起讨论相关话题
并且有《IT经理世界》资深编辑
——董莉老师带你玩儿
目前我们【金融科技】的微信交流群只能通过邀请才能入群!如果想要入群交(gou)流(da), 可以通过添加小编微信:Master59, 并且告诉小编一声想要加入交流群,小编就会尽快发送邀请码给你啦~
- 潘云康: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做消费者爱喝的葡萄酒
- 欧菲科技、鸿海竞相切入光学产业,玉晶光电尚不担心
- 小狮子为您整理每日最新汇率信息,考虑境外消费的小伙伴不要错过
- P2P网贷平台消费金融排行榜(名单)
- 关注 | 贾跃亭3天内第二次被列入老赖名单,法院已发出限制消费令
- 费水耗电安装难,洗碗机不背这些“锅”
- 武汉消费者投诉异地商家更方便了
- 偏好公款高消费 美官员难逃监督
- 特色体验消费是趋势 北京百货业两极分化严重
- 【风险警示】萍乡市处非办发布“互联网+实体店”消费返利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