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FO的探索历史:数百年来天文界悄然进行研究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UFO的探索历史:数百年来天文界悄然进行研究》。来源是。
UFO的探索历史:数百年来天文界悄然进行研究。历史|天文学家|天文学|汤博|ufo---
历史|天文学家|天文学|汤博|ufo---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UFO构想图
你对UFO超自然现象感兴趣吗?也许你常看到公开发表对UFO目击案例分析的是那些UFO爱好者,而不是天文学家。实际上,天文学家对UFO很感兴趣,几百年来他们一直在探讨这个问题。
350年前卡西尼的观测
法国天体物理学家雅克?瓦莱(Jacques Vallee)在他的著作《空中奇观:古典时代以来的不明大气现象》(Wonders in the Sky: Unexplained Aerial Objects from Antiquity to Modern Times)中叙述,几百年来天文界一直在观测各种物体,包括那些UFO。
其中有著名的意大利天文学家卡西尼(Giovanni Domenico Cassini)。土星探测器“卡西尼号”取自他的名字。
历史|天文学家|天文学|汤博|ufo---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卡西尼
1672年,卡西尼注意到一个小物体接近金星。1686年,这个物体再次出现。此后,卡西尼观测数十年发现该物体的运动无规律。1887年,比利时科学院推测卡西尼所观测的物体是一群星体。
据UFO研究网站openminds.tv近日报导,1686年还发生一件更为神秘的天文事件。当年7月9日,德国柏林天文台台长哥特弗里德?基尔希(Gottfried Kirch)在凌晨1:20左右,发现夜空有一个极其明亮的火球,带一条长度约1/4月亮直径的尾巴,悬浮时间长达15分钟。他后来知道远达20公里之外的地方都有目击者看到这一现象。
历史|天文学家|天文学|汤博|ufo---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瓦莱的著作《空中奇观:古典时代以来的不明大气现象》中叙述,几百年来天文界一直关注UFO现象。
陨石学界权威的目击记
UFO一词实际来源于二十世纪50年代美国空军发现的奇异现象。当时,《生活》(Life)杂志援引两名天文学家的分析,对UFO现象作了详细报导。但其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事后,人们逐渐发现那位匿名的“著名天文学家”是陨石学界的权威之一林肯?拉帕兹(Lincoln LaPaz)博士。
拉帕兹博士在分析文章中描述自己和家人的一次目击UFO经历。1947年7月10日下午4:47,他们一家四口在新墨西哥州看到天空盘旋一个奇怪的明亮物体。“它的外形规则,边缘清晰,是个坚固的物体。……”他说,“……物体明显在做摇摆运动。……”
历史|天文学家|天文学|汤博|ufo---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UFO构想图
拉帕兹博士估计物体距离他们有32公里~48公里,其形状为椭圆,长度为50米~75米,厚度为20米~30米,平飞时速为190公里~290公里,攀升速度达到每小时1000公里~1500公里。
拉帕兹博士一家四口看着这个物体有30秒的时间。物体飞到一块云的后面之后重新出现,接着物体又飞回云的后面,并彻底消失。拉帕兹博士排除了一些其它的可能,如他们一家四口出现幻觉、所见为火箭或导弹等类物体。他表示:“突然出现的这种现象让我相信,我们看到了一种绝对新型的飞行器。”
冥王星发现者汤博
《生活》杂志提及的另一位天文学家是发现冥王星的克莱德?汤博(Clyde Tombaugh)。一天晚间11点,他和妻子及岳母在新墨西哥州看见卵圆形物体飞过天空,发出蓝绿色光。
历史|天文学家|天文学|汤博|ufo---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冥王星发现者汤博
汤博曾告诉天文学家、现代UFO研究创始人艾伦?海尼克(Allen Hynek),他在望远镜中观察到一个发光物“从视野上方落到南部地平线的时间仅为3秒钟”。
UFO研究创始人的经历
报导说,被人称为现代UFO研究创始人的俄亥俄州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天文学家海尼克博士在初期为美国空军观测UFO现象时,认为UFO是无稽之谈。但随着所见现象的增多,他彻底改变看法,并先后与40位天文学家探讨一些UFO案例。
历史|天文学家|天文学|汤博|ufo---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历史|天文学家|天文学|汤博|ufo---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海尼克的著作披露天文学家对UFO的看法
而海尼克强调,除了像汤博这样的已经公开姓名者之外,大部分被匿名保密。海尼克了解到,大部分天文学家很重视UFO现象,不认为那是自然现象,但因担心解释错误而不愿意公开发表看法。
一位天文学家对海尼克说:“重要的是,科学家不要陷入以为自己了然一切的错误观念之中。”
- 马丁·雅克:中国有效地激励了其他新兴国家探索适合本国国情
- 抓住历史机遇 推动合作共赢——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习近平主席
- 10月起线上票补将被取消 9.9元电影票成历史
- 探索传统曲艺在网络时代的打开方式
- 新华社评论员:抓住历史机遇 推动合作共赢——评习近平主席
- 圆明园历史文化展亮相云南
- 吉林乡村金秋见闻:靠天吃饭成历史 收入多元更宜居
- 美国教授亲身体验广州巨变:历史上最具革命性的30年
- 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历史文献展揭幕
- 国际锐评 | 谁将成为中国的“太空探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