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共一千多个县,其中有四个县等级最高,其知县为正六品

傻大方提示您本文标题是:《大清共一千多个县,其中有四个县等级最高,其知县为正六品》。来源是。

大清共一千多个县,其中有四个县等级最高,其知县为正六品。知县|大清|等级|六品|清代|多个---


清代的品官分为九品十八级,能跻身进入三品以上的是凤毛麟角。以清代地方官为例,文官中只有总督、巡抚、布政使、按察使四个官职为正三品,其他各道、府、州、县都在三品以下,在众多的地方官中,又以“七品芝麻官”被民间所熟知。

知县|大清|等级|六品|清代|多个---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大清共一千多个县,其中有四个县等级最高,其知县为正六品

其实,七品官也不算太小,只不过清代的知县为七品官,也是地方行政最低的行政单位,因此常常将七品知县认为是芝麻官。其实在明代时,知县也不都是七品,当时全国的县被分为了几个等级,就是所谓的“大县”、“中县”和“小县”,其衡量标准就是缴纳赋税的多寡。

朱元璋建国时,将每年征收田赋满十万石的县城称为“上县”,这些为数不多的上县的知县便是六品官,而且还要通过吏部的层层筛选,上岗程序比较复杂。

知县|大清|等级|六品|清代|多个---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大清共一千多个县,其中有四个县等级最高,其知县为正六品

?清代时期,全国共有一千多个县,这些为数众多的知县其品级多为七品。但是也有例外,其中就有四个县很特殊。了解清代历史的读者都知道,清代也和明代一样设有“两京”,明代的两京指的是北京和南京,清代的两京指的是北京和盛京。北京是国都,而南京、盛京则是陪都。

既然被定为国都和陪都,那么在行政级别上也会有所体现。清代的北京设有顺天府,日常民事都有顺天府尹负责,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顺天府尹其实就是知府,因其所辖范围为京师,故称为顺天府尹,它级别也高于知府,为正三品大员。

知县|大清|等级|六品|清代|多个---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大清共一千多个县,其中有四个县等级最高,其知县为正六品

顺天府最初时只管辖北京地区的大兴和宛平两个县,后来陆陆续续增设到十几个县之多。但终清一代,顺天府所辖的大兴、宛平都被定位为“京县”,这两个县的知县都是正六品官衔。同样,作为陪都的盛京和顺天的情况也是一样的,只不过盛京所辖只有一个沈阳县级别最高,其知县也是正六品。

除了“京县”以外,还有一个县也很特殊,那就是孔子的故乡山东曲阜县,这个县的县令也是正六品。山东曲阜之所以地位会如此高,主要还是得益于孔府。孔府在清代时地位很高,除了爱新觉罗皇室外,地位最尊贵的就是孔氏家族了。

知县|大清|等级|六品|清代|多个---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大清共一千多个县,其中有四个县等级最高,其知县为正六品

孔氏家族在清代受到了极高的待遇,孔府历代主人都被封为衍圣公。清代皇帝都喜欢到孔府祭拜孔子,他们将孔子视为先师,在其神位前也要像学生参拜老师那样行下跪礼。据野史记载,乾隆甚至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衍圣公,由此可见,在满汉不通婚的大背景下,孔府的地位之高。当然这么一个地方,其知县级别高于其他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基本上都将知县列为七品。唯独《康熙王朝》中有两个特例。第一个是张廷玉,他在考中进士后被授予文渊阁侍读,按例这是个六品官。可是康熙视察长城时,因欣赏张廷玉让其担任怀柔知县,并赏五品衔;第二个便是魏东亭,他从两江总督任上转为台澎知县,其官衔为一品。

知县|大清|等级|六品|清代|多个---傻大方小编总结的关键词

大清共一千多个县,其中有四个县等级最高,其知县为正六品

知县是封建社会中最地层的干部,也是最接近民众的干部,各朝皇帝对知县其实都很重视,尤其是一些比较特殊的县,为了彰显其地位不同,都会对该县知县授予较高的官衔,其目的还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