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男女平权这条路究竟还有多漫长?| 咪咕悦读汇
《王小波:男女平权这条路究竟还有多漫长?| 咪咕悦读汇》是由傻大方资讯,傻大方资讯,傻大方资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倾情呈现给您的。
正文开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
妇女
”变成了一个贬义词,朋友圈里的
3.8
文案也都变成了“女神节”“女王节”,再也没有女性愿意承认自己妇女的身份。
但你知道吗?
“妇女”这个词在词典里指“所有成年女子”,并没有年龄规定。
而
3.8妇女节是上世纪初世界各国劳动妇女罢工
游行
争取平等自由而来的节日。
前辈们抗争换来的权益,如今却被各种商家包装成了
“女神节”“女王节”,而女孩子们竟然为此沾沾自喜,乖乖奉上双手买买买。
王小波说过这样一句话,
“真正的成就是自己争取来的,而不是分配来的东西。
”
妇女的权益都是自己奋力抗争得到的,而女神(女王)的权利都是外界所赋予的。因此,
打着“尊重”女性的旗帜,
将
妇女替换为
女神(女王)
,正是在向“女人老了/结婚了就贬值了”的物化女性的腐朽思想妥协,这也从侧面印证了男女平权这条路还有多漫长。
本周咪咕悦读汇,推荐阅读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小巴选取了书中“我是怎样一种女权主义者”章节,希望大家看完能有所思考。
沉默的大多数(节选)
因为太太在做妇女研究,读了一批女权主义的理论书,我们常在一起讨论自己的立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我们不可避免地会有一种接近某种女权主义的立场。
我总觉得,一个人不尊重女权,就不能叫做一个知识分子。但是女权主义的理论门类繁多(我认为这一点并不好),到底是哪一种就很重要了。 社会主义女权主义者认为,性别之间的不平等是社会制度造成的,要靠社会制度的变革来消除。这种观点在西方带点阶段论的色彩.在中国就不一样了。
众所周知,我国现在已是社会主义制度,党主张男女平等,政府重视妇女的社会保障,在这方面成就也不少。但恰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感到了社会主义女权理论的不足。
举个例子来说,现在企业精简职工,很多女职工被迫下岗。假若你要指责企业经理,他就反问道:你何不问问,这些女职工自身的素质如何?像这样的题目报刊上讨论得已经很多了。很明显,
一个人的生活不能单纯地依赖社会保障,还要靠自身的努力,而且一个人得到的社会保障越多,自身的努力往往就越少。
正如其他女权主义门派指出的那样,社会主义女权主义向社会寻求保障的同时,也就承认了自己是弱者,这是一个不小的失策。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得到较多保障的人总是值得羡慕的——我年轻时,大家都羡慕国营企业的工人,因为他们最有保障。但保障和尊严是两回事。 与此有关的问题是:我们国家的男女是否平等了,在这方面有一点争议。中国人自己以为,在这方面做得已经很不错。但是西方一些观察家不同意。
我认为这不是一个问题,而是两个问题。
头一个问题是:在我们的社会里,是否把男人和女人同等看待。这个问题有难以评论的性质。众所周知,一有需要,上面就可以规定各级政府里女干部的比例,各级人代会里女代表的比例,我还听说为了配合’95世妇会,出版社正在大出女作家的专辑。因为想把她们如何看待就可以如何看待,这件事就丧失了客观性,而且无法讨论。
另一个问题是:在我们国家里,妇女的实际地位如何,她们自身的素质、成就、掌握的决策权,能不能和男性相比。这个问题很严肃,我的意见是:当然不能比。妇女差得很多——也许只有竞技体育例外,但竞技体育不说明什么。我们国家总是从社会主义女权理论的框架出发去关怀女性,分配给她各种东西,包括代表名额。我以为这种关怀是不够的。
真正的成就是自己争取来的,而不是分配来的东西。
西方还有一种激进的女权主义立场,认为女性比男性优越,女人天性热爱和平、关心生态,就是她们优越的证明。
据说女人可以有比男人更强烈、持久的性高潮,也是一种优越的证明,我很怀疑这种证明的严肃性。虽然女人热爱自己的性别是值得赞美的,但也不可走火入魔。
一个人在坐胎时就有男女之分,我以为这种差异本身是美好的。别人也许不同意,但我以为,见到一种差异,就以为这里有优劣之分,这是一种市侩心理——生为一个女人,好像占了很多便宜。
当然,要按这个标准,中国人里市侩更多,他们死乞白赖地想要男孩,并且觉得这样能占到便宜。将来人类很可能只剩下一种性别——男或女。这时候的人知道过去人有性别之分,就会不胜痛惜,并且说:我们的祖先是些市侩。
当然,在我们这里,有些女人有激进女权主义者的风貌,中国话叫作“气管炎”。我个人认为,“气管炎”不是中国女性风范的杰出代表。我总是从审美的角度,而不是从势利的角度来看世界,而且觉得自己是个市侩——当然,这一点还要别人来评判。 西方女权主义者认为,性之于女权主义理论,正如劳动之于马克思的理论一样重要。这个观点中国人看来很是意外。再过一些年,中国人就会体会到这种说法的含义,现在的潮流正把女人逐渐地往性这个圈子里套。
性对于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但是单方面地要求妇女,就很不平等。西方妇女以为自己在这个圈子里丧失了尊严,这是有道理的。但回过头去看看“文化革命”里,中国的妇女和男人除了头发长几寸,就没有了区别,尊严倒是有的,只可惜了无生趣。
自由女权主义者认为,男人也该来取悦妇女,这样就恢复了妇女的尊严。假如你不同意这个观点,就要在毫无尊严和了无生趣里选一种了。作为男子,我宁愿自己多打扮,希望这样有助于妇女的尊严,也不愿看到妇女再变成一片蓝蚂蚁。当然,按激进女权的观点,这还远算不上有了弃暗投明的决心,真正有决心应该去做变性手术,起码把自己阉掉。我太太现在对后现代女权主义理论着了迷。这种理论总想对性别问题提供一种全新的解读方式。
我很同意地说,以往的人对性别问题理解得不对——亘古以来,人类在性和性别问题上就没有平常心,开头有点假模假式,后来就有点五迷三道,最后干脆是不三不四,或者是蛮横无理——这些错误主要是男人犯的——这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看法,但和后现代女权理论没有丝毫的相近之处。那些哲学家、福柯的女弟子们,她们对此有着一套远为复杂和深奥的解读方法。我正盼着从中学到一点东西,但还没有学会。
作为一个男人,我同意自由女权主义,并且觉得这就够了。从这种认同里,我能获得一点平常心,并向其他男人推荐这种想法。
我承认男人和女人很不同,但这种差异并不意味着别的:
既不意味着某个性别的人比另一种性别的人优越,也不意味着某种性别的人比另一种性别的人高明。
一个女孩子来到人世间,应该像男孩一样,有权利寻求她所要的一切。假如她所得到的正是她所要的,那就是最好的——假如我是她的父亲,我也别无所求了。
更多内容
点击下图,直接阅读
▼
吴晓波频道和咪咕阅读联合推出——咪咕吴晓波悦读会
每日可收听《每天听见吴晓波》和5
0本图书
同时享咪咕阅读全站图书8折优惠
每月免费收听两节在线音频课程
点击下图
▼ 立即订阅
- 一张图让老外在推特炸开了锅!男女审美的差异究竟有多大?惊呆了
- 角楼男女闯红灯拍婚纱照,不知道怎么臭美好了?
- 男女朋友吵架 女生从22楼跳下掉到5楼平台后死亡
- 一张图让推特网友炸开了锅!男女审美的差异究竟有多大?惊呆了..
- 男女价值观到底有多不同?理解错了受伤的可是自己!
- 外媒:中国小伙报考女子学院 男女比例失衡问题受关注
- 如果你读王小波、东野圭吾、张爱玲或三毛,就看看她
- 补药一堆不如加它一把,这样吃,营养价值最高!男女老幼都适用
- 远离癌症第一“杀手”,男女各要防好一种烟!
- 吸毒男女同居生下女婴:女方已去世 男方涉嫌遗弃罪被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