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 | 花式犯错和正确姿势

小编嘚啵嘚:《面试 | 花式犯错和正确姿势》是傻大方资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为你带来的,你是继续往下看呢?还是继续往下看呢?健康摘要: 厨师庆丰人,地地道道农村人


正文开始:

大家周末好呀!上周意识到自己这持续不更新的惰性,果断立下了一个更新flag。于是今天打算遵守契约精神,来把我的面试分享写了嘻嘻。

前方预警:本文很长。

面试 | 花式犯错和正确姿势

某个3小时的远程面试

从12月初到2月中,是大部分法学院一年级JD寻找一年级暑假实习机会的时间。投完简历后,有意向的NGO、公司法务部或是律所会对候选人进行面试,因此几乎每一个一年级JD在找到心仪的暑假实习前,都一定会经历面试的海量洗礼。

我也一样,在接受目前的offer前,一共面了大大小小14场面试,从短至半小时的一轮面试到长至三小时的二轮面试,从电话面试到远程会议面试,从坐车去纽约面试一天往返到飞到硅谷面试一个周末,面过形形色色各种对象,也处理过各种“突发”情况。

当然我也花式作死,犯过各种各样低级高级错误。由于我此前的面试经历仅有本科和法学院申请时的半小时小面试,从未面过正式工作,过去这两个月真的是短时间内强行给自己加经验包,记下的yes and no有许多页。

于是来和大家分享抠到每一个细节的我的面试体会吧!(Disclaimer:本文

不宜

看作1L找实习的经验分享,找实习是一个比面试大很多的话题,我在找实习上的花式作死不能被面试错误涵盖,得有机会再单独写。)

[约面试]

非正式校园招聘的面试通常有一个约面试的过程。约我面试的基本都是申请项目的HR。由于我在resume上有写我的邮箱和电话联系方式,HR都通过邮箱及电话和我约定面试时间和形式。在这一阶段,我总结tips如下:

1.清理好你在网络上的存在,包括Linkedin和Facebook。

这一条应该在你投履历的同时就进行,你可以清除一下自己在facebook或是别的社交网络上的一些可能会影响你求职的照片/言论(比如说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在FB上有大一时候drinking party的照片哈哈)。同时我习惯检查自己的Linkedin,确定Linkedin和我的履历细节一致并且都是最新信息。HR真的可能会看你的Linkedin……

2.设定好一个Voicemail。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设置voicemail和greeting,但我在美国待了四年,从来没有设置过voicemail和greeting。有一家律所给我打了2次电话我都没接上(由于号码目的地显示是unknown,我以为是垃圾信息

),给我留了2条voicemail我也没收到(由于没有事先设置voicemail,系统就没有显示)。后来第3次打过来我才刚好接到,对方上来就问我是否对他家还感兴趣,我还全然摸不着头脑……后来开了voicemail,发现人家半个月前就想约面试了并且约了两次……我只好赶紧写邮件狂道歉。

3. 邮件结尾给自己设立包括电话号码在内的signature. 

邮件往来时,建议给自己设立一个包括学校/单位和电话号码在内的signature,这样HR就可以从你们的邮件里找到你的联系方式。HR在抄送你的邮件给要面试你的大佬时,他/她们也可以直接找到你的电话。

4. 注意面试项目可能存在的时差 

如果你面试的是全美市场甚至包括欧洲市场,一定一定要注意时差,并且主动在邮件/电话里被问到你的availability时奉上你有空的时间段以及时差转换后,对应的对方要注意的时间段。我起初在面试西海岸的项目时,只写我的有空时间段为EST XX,但我后来发现不主动给HR换算成她们所在的时间段PST XX的话,有极大可能性HR会直接忽略时差问题……虽然很想吐槽HR的基本素养,但我觉得为求保险还是主动给HR换算好吧。我有过两次因为HR没考虑时差而被放鸽子,最后不太愉快的经历。

5. 不要约在对方的午餐或晚餐前电话面试

面试时间其实也稍微有点讲究。我个人的感受是有两个时间段要避免:午餐前和晚餐前。我面过两个午餐/晚餐前的面试,非常鲜明的特点就是对方几乎是赶着要结束对话。我一开始百思不得其解:对方公司主动约我电话面试,为什么反倒显得很不耐烦。直到某次和一位前辈约午饭,他抱怨在午饭前还要替小组临时电话面一个人,并说他饿死了会尽快结束面试时……我突然有点明白为什么那两个一轮面试很仓促的原因了,毕竟阻我吃者死,天下人皆有之嘛。

6. 问清楚面试的形式、长短、和面试对象。

和HR沟通时,要清楚获取的信息有:面试的形式,面试的长短,和是否能知道面试对象是谁。电话沟通完,也要请HR再发你一封确认邮件。要是HR说提前一天可以知道面试对象是谁时,到时间主动提醒HR,不然HR是不会给你发名单的。

面试 | 花式犯错和正确姿势

纽约面试途中拍的,特别像一幅画

[面试中]

和HR约好面试时间后,接下来就是正式的面试啦。要交流的对象,也从HR变为了更加重要的associates和partner。他们的工作经历一般都很丰富,远超于还在学校里学习,对于实战没什么概念的我。因此了解他们的心理,准备好一切能事先预备的回答和利用面试的节奏来现场获取信息就成了重中之重。

1. 只要对方能看到你脸,建议都穿正装。

只要不是电话面试,哪怕是远程视频会话,建议都穿正装。女生建议化淡妆。远程视频面试时要注意背景的采光和镜头所在。如有可能,请尽量对着镜头或面试官眼睛回答,以备展现自信和专注。我第一个面试,是没有穿正装去的,以为对方不是律所而且以着装随意出名就会比较chill。结果对方西装革履严阵以待,当时穿着毛衣和牛仔裙的我就懵比了……

2. 基本功课之一:如有可能,事先了解面试官的背景:重点是link和雷区。

不知别的行业如何,律所的面试通常会在前一天让你知道面试官名单和顺序。对面试官的背景了解就是最基本的面试功课之一。我个人的感受,最重要的两块内容是link和雷区。

link指的是你和面试官可以产生共鸣的地方,这些都可以变成small talk。譬如面试我的一个合伙人从前和我一样在弗吉尼亚读过书,面试的时候顺利地用天气开场,引到弗吉尼亚上学的经历,顺便我夹了一两个个人趣事进去,效果很好。

雷区是指对话中有可能踩面试官雷区的地方。比如面试官的母校是UNC,你要是Duke的你大概不想畅谈自己对本校体育的热爱……rival school的同学们小心一点不要随意trashtalk。

3. 基本功课之二:现场面试时,准备好纸质版的成绩单、履历和项目/写作样本。

这个是小细节啦。一些面试你的合伙人可能真的很忙,会没有仔细看过你在线提交的成绩单,履历和项目/写作样本,现场给他/她一份,方便他们面试完随手翻到。

4. 基本功课之三:Know you resume REALLY REALLY well. Try 5-sentence-pitch。

普通

面试最最重要,也是最有预测性的问题,一定来自于你的resume。我所面试的项目,无论面试时间长短,有70%的内容来自/围绕于我的履历。这意味着,首先履历是一定要精挑细选,费心思customized,确定没有失误的。其次,面试前一定要对履历中的每一项都清楚到,被问到的时候能有两个版本的回答:短版本的5-sentence-pitch,和长版本的故事性的narrative (控制在~2.5min)。

短版本的5-sentence-pitch是几乎一定可以并且建议提前准备的:如何用5句话

简单易懂

地说明这项经历是什么,为什么重要。譬如我的履历经常会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就是:我本科做的暗物质研究模拟是什么。暗物质的essence别说我没有确定概念了,其本身都还是很大的猜想,几乎不可能给没有相关背景的合伙人们解释清楚。

我准备的pitch是:“暗物质,顾名思义就是暗的,看不见的。在现有的物理实验中这意味着无法探测,但它的存在却是调和对天体的传统理论和观察结果所必需的。我们正准备投入很大一笔钱来建设也许能探测到暗物质的高能系统。但在那之前,我们必须确认假如暗物质存在,其对比系统误差的观测性。我们的工作就是模拟这一过程,以评估这是否是一个值得巨大经济投入的项目。” 面试官表示讲得很有道理~

5. 基本功课之四:准备好Behavioral question,目标是展现合理。

除了resume外,另一大类可以预备的问题就是Behavioral question。是的就是大家最深恶痛绝地:“谈一谈你本科最大的困难” “你最成功的小组合作经历”“假如组员A做出XX事情,你会怎么处理?”

我真的真的很讨厌准备这一类题目,因为我觉得我对于“最”这个词的理解和面试官的期待通常有偏差。我比较容易从很小的事上体会到很多“最”,但面试官期待更为标准合理化的回答。比如说我脑海中的一个鲜明困难是我曾经在lab里工作了连续12个小时,却始终不知道实验失败的原因。凌晨3点却百思不解的无力感对我来说高于我曾经经历过的家庭、经济、情感上许多他人看起来可能大的多得多的挫折。但这个真实的故事,面试官很不能get。

我觉得是因为我没有给出面试官的预期。Behaviorial question不是一个展现个性、表明心迹的地方,而是要向面试官展现你是一个合理的、可以fit into团队的人。因此平淡不出错的回答也不失为好回答。

6. 基本功课之五:做好关于面试项目的research,目标是展现关心。

毫不意外地,面试官很可能会问你:“为什么选择我们?” 这就是在考验我们事先有没有做好关于面试项目的调查啦。我曾遇到的烦恼是,只能通过网站了解这个项目和组织,有的时候感觉对这个组织的文化和特点认知很浅,说不上什么太过具体的细节。解决方法有多和目标单位里的工作人员net-working或者多参加reception等等。但面试了几轮后,我发现目标单位大多没有期待应届学生真的能实现了解他们的内部的真实

“文化”。 关键不是在于你“真实”了解了多少,而是你“想要”了解,并且做出积极了解的姿态。

我是一个会把目标单位的网页好好都看一遍并且记笔记的人。面试的时候有时我会说我在你们网站上看到XX活动,非常感兴趣并且觉得自己很适合参与,请问你能多告诉我一些相关信息吗?有什么人我可以联络了解到更多的吗?

通常情况下,面试官会很开心你有专门花时间去注意到他们单位的小细节,并且乐于帮你联络他们单位内你可以持续networking的人。

7. 基本功课之六:了解新闻和业内趋势。

我不太看新闻,觉得碎片阅读有点头疼,但是面试几轮后发觉适量了解新闻和业内趋势是很重要的。比如说法律界,面试官会问你最高法院最近在受理的XX案件,你听说过吗? 而我,确实有尴尬地表示记不太得了你能给我brief一下的情况……这一点我要好好反省,改进起来。

8. 掌握节奏,适时可以通过停顿和问题来调整控场。

面试的时候有时会有意料不到的突发情况。比如我有面过一些associate看上去心情不好语气僵硬,或是远程面试时在一把小板凳上坐了两个小时发现腿麻了,想动又不太敢动。 后期我总结出来的一点是,不要一味地说话或是试图当讨好者。你可以友好地询问面试官是否能够有两分钟的休息来喝一口水或者活动一下关节,在对方看上去情绪不善的时候,可以语速放缓,通过思考状来达成合理停顿。事先要及时备好几个万能问题,万一遇到比较内向的面试官可以通过问题的方式来调整节奏,并适时塞入关于自己的信息。

9. Be sincere but don't be overly honest.

我觉得我是一个在面试中非常真诚,但可能有时候过于诚实的人,这在我两个月的面试中不断显现出优劣两面来。

首先,真诚很重要,不要为了面试而改变自己,制造不存在的故事或是情绪。我曾经被问到:“你想做A方向还是B方向?”事实上是我对于A和B方向都有模糊的兴趣,但不清楚具体的操作。我回答说:“我更偏向B一点,但我对两块都有兴趣。老实说,我对他们的具体操作不是十分清楚,这也是为什么我希望通过暑期的实习,在AB区域最优秀的律师指导下,学到我目前不懂的东西并解决我的疑惑。” 合伙人特别跟我说这是他两周面试以来听过在这个问题上最真诚最聪明的回答。

但真诚不意味着要展露自己全部的性格,有时要适当把自己想法用合理的方式表达出来。我不止一次被问到法学院过的怎么样。可能是因为我自己对于好坏评判的表达比较苛刻,我很少会评价一样东西great除非它是perfect,not too bad已经是比较高的要求了。因此我对于很好却不完美的法学院诚实评价为:"not too bad". 几次面试后,我发现面试官觉得我这个回答比较意外,有一些人认为我的意思是法学院“勉勉强强”… 后来我调整了一下表达就好多了。

10. 一定要好好利用你可以问的问题,来极快地获取信息,积累经验。

有机会能接触到短时间内大量密集的面试的话,我建议大家可以像我一样面试结束后在本子上写一些总结。有时候电话面试的时候,我是边面试边记笔记的。前面的面试不仅可以迅速给后面的面试积攒经验,还可以策略性获得业内信息。

我个人的情况是从来没有过法律的实战经验,所以对practice的细节没法很好的了解。面试很多时候会邀请你问对方问题,在问完具体与该面试单位相关的问题后,我很喜欢问的一个问题是:"你们这一块近来最热门最新的practice/事情是什么?

” 面试官会很乐意分享他的业内见解。follow-up问题要是能问得巧的话,基本可以很快对业内趋势有好的掌握。要知道面试官们很多都是以讲话言语为生的(至少法律圈内),他们对于问题的总结能力比我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虽然夸张了一点,但听A单位君一席话,对B单位的面试所得到的帮助真的很大。而且面试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不然去哪里找一小时bill几千美元的合伙人花20分钟为我这种菜鸟指点big picture呢。

[面试后]

面试结束后,不是等结果这么简单。

1.  Show appreciation。

喜欢你刚刚面的这些试吗?有没有觉得学到了很多?有没有和某个面试官比较投机呢?如果可以的话,请表达感谢。感谢信有很多写法,合伙人们可能很忙也不一定会看,所以我一般会给我真心实意觉得有收获的面试官写感谢信,谢谢他们花时间和金钱面试我,还给我指导。不管最后有没有拿到工作,对我来说就像是朋友特地花时间陪我逛街一下,是一定要请奶茶show appreciation的。

2. 建立关系。面试不是一锤子买卖,被拒绝的面试依旧可以是契机。 

被拒绝是一件很难受的事情,尤其是如果面试到了最后一轮。我在面试季的时候不止一次跟小伙伴说法学院一年级找工作是件很伤自尊的事情,因为你不明白面得很好的面试为什么没有换来offer。

但慢慢我意识到,被拒绝之后愚蠢的做法是沉浸在伤自尊的汪洋中,恨不得能把这一掌打回去。毕竟在这个过程当中学到了很多,最难能可贵地是你几乎成功敲开了他们的大门。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如果有下一次的话,你会高出同等候选人很多。如果能好好建立关系的话,他们不需要再从头对你进行n轮面试,你的信誉度已经建立,而他们则能省去许多administration cost。这个“下一次”可以是下一个暑假的实习,可以是职业转型期的机遇。总之可以借由这个机会,询问HR如果想再次和该单位接触的话,是否可以有更加expedited的流程,而不需要从投交基础简历开始。

写这一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啦。

最后给自己打个找暑假房子的小广告:我这个暑假会在DC实习,时间为5/12 - 7/22,地点在白宫附近。有合适短租房源的小伙伴可以后台推房子给我嘛?

谢谢啦。暑假在DC的小伙伴也可以周末找我喝咖啡~

顺便来阅读一下别的历史文章?

JD申请

 | 

PhD申请

我是谁

 | 

我的大学

寒假书单

 | 

暑假书单

 | 

公益服务

法学院初体验 

法学院的第三个月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通过二维码打赏博主一杯奶茶哟~

 你的点赞、转发、分享、评论也都是对博主的支持!

面试 | 花式犯错和正确姿势

面试 | 花式犯错和正确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