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宁波“年度新学校”,就是它!对话校长,破解义务段教育的

二十二万宁波家长都在关注的教育平台

过去的2017年,宁波出现了许多新办的学校,这些学校大多都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吸引了众多的学生和家长的目光。



但最令牛牛心动的还是位于江北的宁波大学青藤书院(以下简称青藤书院)。不久前,牛牛再次走访了青藤书院,看到了一个朝气蓬勃的学校,校长余勇也分享了学校所承载的教育理念。



在牛牛看来,无论是师资配置、办学能力、生源基础等方面,未来几年,青藤书院都是最有实力向传统的宁外、蛟川、蓝青、兴宁等“四大名校”发起挑战的。



2017

年度新学校

,青藤书院名至实归!



四大亮点

2017年宁波“年度新学校”,就是它!对话校长,破解义务段教育的

一出生就风华正茂的青藤书院



亮点

0

1

青藤成长课程铸就幸福乐园

在牛牛看来,课程建设最能看出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深度。



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青藤书院已经初步建构”学习能力、人格素养、个性特长,创新实践“等系列的“青藤“成长课程,让不同个性特长的学生在校园中拥有同样美好“相遇”——

遇见成长中的

关健事件、关键书籍和关键知识,获得自我认知,开发潜在动能。





半年来,学校已开发开设包含咬文嚼字学语文、英语悦读、仰望星空、机器人设计、国史迷踪、快乐网球、外教口语等19门个性化课程,每周六节课,立体化、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2017年宁波“年度新学校”,就是它!对话校长,破解义务段教育的

尤克里里

2017年宁波“年度新学校”,就是它!对话校长,破解义务段教育的

英语阅读

2017年宁波“年度新学校”,就是它!对话校长,破解义务段教育的

仰望星空

2017年宁波“年度新学校”,就是它!对话校长,破解义务段教育的

机器人设计

特色培养计划,青藤在行动

特别难得的是,青藤书院要求

每个学生都至少有一项艺术和体育特长

这在其他初中几乎是不可能的



走进学校,从体育走廊、画廊到班级教室边上的艺术教室等,都能看出学校对体育、艺术教育的重视,体、音、美课绝不为任何考试和“主课”等让路,要上到中考前的最后一天;优化体育、音乐美术课程,比如将其中一节体育课固定为网球课,让体艺课堂从“有效”升级为“现在有趣,终生有用”;青藤书院提出“有特长要加强,无特长必培养”,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特长,每周体育、艺术各开设一节特长课,学校“搭平台、创氛围、助辅导”,实现人人有体艺特长的培养目标。



2017年宁波“年度新学校”,就是它!对话校长,破解义务段教育的

改良体育、音乐美术课程,让体艺课堂从“有效”升级为现在的

有趣、终生有用”



2017年宁波“年度新学校”,就是它!对话校长,破解义务段教育的

班级边上的艺术教室,让艺术唾手可得



2017年宁波“年度新学校”,就是它!对话校长,破解义务段教育的

别具特色的庭院文化和连廊文化,让每个院子、每条小径都成为心灵乐园;

“每一个人都必须是主角”

的艺术节、“燃烧吧、麦克风”、英语节、伞绘等活动,确保参与度达百分百,每位学生都享有展示和提升的机会。



亮点

0

2

“镇中“教学模式破解矛盾命题

着眼于幸福的人生,学生应该有全面而富有个性的综合素质;而好的高中和大学差不多又是幸福人生的捷径,分数就成了学生绕不开的命脉!



在这个看似矛盾的命题面前,大多数学校、家长和学生不得不选择了分数,未来的发展需求让位于眼前的升学需求!



一方面,大家高呼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另一方面,学校、家长实际上是应试教育的最有力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这也许是现在义务段教育普遍的困局。



这个矛盾命题有解吗?来自镇海中学的余勇校长在科学分析义务段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借鉴镇中“尊重个性育人、尊重规律求真"的精细化教学理念与方法,开始了镇中模式在义务段的“嫁接行动”:



通过改良教学模式,实现高质效教学;这样就有时间开设青藤成长课程,全面提升综合素养;大量有趣味有意义的活动提升学生素养的同时,又反过来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从而形成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



2017年宁波“年度新学校”,就是它!对话校长,破解义务段教育的

镇海中学校友作成长分享

2017年宁波“年度新学校”,就是它!对话校长,破解义务段教育的

安静而高效的自习课是亮丽的风景线



亮点

0

3

名优“骨干教师奠定教育品质



众所周知,特别认真负责的教师团队是镇海中学成为全国名校的关键要素。



余勇校长深知,老师们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才是青藤的核心竞争力。

学校充分发挥了“新”学校“新”教师的优势,成功打造了正气大气的教师铁军。





牛牛了解到,最为青藤学生和家长称赞的就是他们的老师,“敬业、辛苦、爱学生”这些词的前面几乎都加有“特别”!



教师平均年龄35岁,男女各半,全部为通过全国招聘和市内选调的名优教师,时刻守候着、陪伴着学生的成长。



2017年宁波“年度新学校”,就是它!对话校长,破解义务段教育的

晚8点的教师办公室,师生相互陪伴



亮点

04

“大学”优质资源铺就成长之路

青藤书院作为宁波大学参与举办的民办学校,充分发挥大学的优势,引入多种资源,力图让孩子们获得最好的发展。

三位

一体

“导师共育”:

发挥宁波大学教师及其校友资源优势,每班设班主任,大学教授和优秀校友三位导师,建立“中学、大学、社会”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对一

“学长伴读”:

选拔优秀的大学生与学生一对一陪伴,成为学生生活、学习、心理上的良师益友,陪伴,陪伴、引导学生光健康的成长。



走进

宁大

“系列游学”:

利用宁波大学先进的科学实验室资源以及国际合作的优势,开展系列主题游学活动,了解世界的前沿信息、培育科学精神、扩大视野、发挥特长



博士

教授

“氛围浸润成长”:

大量创设青藤学子与博士,教授面对面的机会,引领师生向上、向善,成就教育的态度。



2017年宁波“年度新学校”,就是它!对话校长,破解义务段教育的

宁大专门成立领导小组

宁波大学高度重视青藤书院的发展问题,成立“青藤书院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充分调动宁大优势资源、高效满足青藤办学需求。领导小组成员涵盖了青藤书院办学有关的19个院处主要领导。上图为

宁波大学沈满洪校长、江北区政府领导等调研学校工作





2017年宁波“年度新学校”,就是它!对话校长,破解义务段教育的
校友企业家深度“参与”

提升学生的“社会属性”是学校的重要理念之一,在宁大校友的大力支持下,学校按“亲自体验、深度参与、深刻影响”为原则,组织学生开展进企业、游学等深度社会活动。上图为在校友企业家带领下开展“菲仕行动”。



2017年宁波“年度新学校”,就是它!对话校长,破解义务段教育的

专业大咖亲自引领特色发展

在学生特长培养方面,中学教师受限于专业水平会显乏力!因而宁大派出信息学、艺术等方面高水平专家作为青藤书院特色发展的带头人。上图为宁波大学信息中心主任、计算机系主任钱江波教授(博导、省学科带头人、宁波市领军拔尖人才)亲自为青藤书院信息学编程培训授课,致力于将青藤书院打造成宁波市信息学编程的人才培养高地。





2017年宁波“年度新学校”,就是它!对话校长,破解义务段教育的



“三位一体导师共育”推进会

2017年12月,宁大校友会和主要院处领导携多名教授和优秀企业家校友到青藤书院落实、推进“三位一体”培养方案。离任第一天的原江北区教育局任国安局长和到任第一天的夏伟飞局长也一同见证了这种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彰显了江北区对青藤书院办学的高度重视。



对话校长



最早听说余勇校长是在两年前,他从镇海中学校领导岗位上调任到江北,创办宁波大学附属学校。



当时牛牛还有些怀疑,一个长期在重点高中工作的校长,去办义务教育段的学校,他能适应吗?



没想到,余勇校长做得很出色。办学一年来,宁大附校就取得了很高的社会声誉,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办学质量稳步提高,成为姚江板块中响当当的名校,户籍学生人数由成立初的90 人迅速扩容到2017 年的400余名,首届初中办学也受到家长们的广泛好评。



没想到,短短一年时间,青藤书院,又一所“立足江北,辐射全宁波”的优质民办学校快速崛起。



对于这所全新的民办学校,余勇校长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又是怎么样的?我们的对话从现在家长们普遍的焦虑开始谈起——



Q=牛牛

A= 余勇

关于初中生“

玩耍、阅读、兴趣等有趣有益的东西都显得那么奢侈。我就想:青藤书院一定要尝试着去改变这种状态

 Q:从高中来到初中,跨度很大,您对义务段教育有什么样的认识?



A:成为初中教师后的所见所闻对我有很大的触动。初中段的孩子们真不容易,比我原来的镇中学生辛苦得多:从早上进校到晚上离校,学生的每一分钟几乎都是被老师安排和牵引,被学习任务填充,放学回家还有很多作业等着,周末东奔西跑上培训班。



玩耍、阅读、兴趣等有趣有益的东西都显得那么奢侈。

我就想:青藤书院一定要尝试着去改变这种状态,青藤时光要为孩子的未来蓄积一切需要的能量!





关于素质教育“



让所有孩子都必须有展示,提升的机会,而不是让活动沦为个别学生做秀的舞台。学生学习紧张,艺术教育就要见缝插针。

Q: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每个学校都在争创特色。青藤书院的特色是什么,怎么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A:我的高中经历,让我看到什么样的素质能让学生可持续发展?毕业学生的成长轨迹,也帮助我深刻理解人的事业和生活所需要的素质。



素质不应该流于唱歌跳舞或社团等表像化的内容,而是健康生活的能力,情绪管理的能力,团队中交往适应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经得起未来人生发展的检验。仅仅是开展一些少数人参与、向社会展示的体艺活动,根本无法承载素质教育的内涵,其实是“伪素质教育”。



基于此,我们开设了“青藤成长课程”,实施了特长培养计划,务实扎实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大量青藤成长课程的开设,反过来对学生学习的能力、兴趣和效率都有积极的影响。



Q:体育、艺术本身有课程标准,青藤书院是出于什么考虑进行体育和艺术教育创新的?



A:我认为体育和艺术是人生的基本能力,

一个人如果有体育和艺术的爱好特长,他的人生就会丰富和有趣,抗挫折能力和承压能力也会大大提高。

青藤的体艺硬件设施都非常好,但开学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基本没人去玩,这其实也是初中教育的现状:学生没有时间、学校没有氛围开展体艺兴趣活动。很多学生小学时已经初步有体艺特长了,初中却都停下来,实在太可惜了!



因此,从调整课堂教学内容、活动课、特长培养等方面,

我们做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

比如改变运动会、艺术节报名和评比规则;将音美器材搬到学生教室边上,让学生随时可以接触。这也得益于我们特有的优势:比如网球,学校有三块专业的网球场,还有两名专业网球教师;各类体艺小项的师资也可从宁波大学调配。





关于分数“

学业、中考是青藤立身之本,因此我们致力于教育教学模式的科学改良。

Q:都说分数是学生命根,家长们最关心的就是学生的成绩。我听说,青藤书院第一届学生的几次测试,成绩都不错,您有何秘诀?



A:学生花在综合素质提高和体艺上的时间多了,学习时间就少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会影响学习成绩!我在镇海中学的见闻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大多数学业优秀的镇中人都是全面发展型的。



我深知学业、中考是青藤立身之本,因此我们致力于教育教学模式的科学改良,青藤教师一直坚持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创新,我的镇中出身让我深谙学业提升之道,我们一定要实现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提升的良性循环。



至于“秘诀”,这是纯技术层面的事情了,我们也只是一些尝试,也不敢妄言,要不以后有机会再聊?(牛牛约了余勇校长,等过了春节,再来专题谈谈如何“提分”)



关于“新”“



学风、师风、校风,一开始就能按照最佳状态进行打造!



Q:作为一个新学校,相比传统名校,你认为有何优势与劣势?



A:宁波有着许多优质的初中,这也是青藤办学的宝贵财富——学习他们优秀的教育举措,汲取办学营养,我本人也经常在研究这些学校的成功之道。



作为新学校,没有历史底蕴,还没出成绩,也许是劣势。但是我们教育教学的“镇中模式”是成熟且高效的,老师们在原单位也都是功成名就,重要的是还能享有 “新”带来的重大机遇:



所有教师均是按我自己的理念选聘,老师们“水平(名优)诚可贵、师德价更高”,才可以承载家长、孩子们的梦想;



没有历史的包袱,有利于建立科学高效的教育教学模式,也正因为“新”,我们的教学模式创新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办学理念才能有效实施;



学风、师风、校风,一开始就能按照最佳状态进行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