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盘点:钢材市场冬储行情受关注 有色金属集体遇冷利好仍存

周盘点:钢材市场冬储行情受关注 有色金属集体遇冷利好仍存



  螺纹钢突破如期而至 有色金属集体遇冷

本周黑色板块走势略有分化,总体震荡偏强。其中焦煤1805周跌4.31%至1287.5,焦炭1805周跌1.19%至1987.0,铁矿石1805周微跌0.09%至543.5.下游转强,其中螺纹1805周涨3.59%至3926,热卷1805周涨2.40%至3923。值得注意的是,本周螺纹钢取得突破,RB1805主力合约演绎出了一颗带37点下影、几无上影,实体为136点的光头阳线。周成交量略有放大,持仓相对前周确增了近42万手,周五晚间在出现缺口的情形下,2个小时的时间再度增仓了11万手。这是久违的如此仓量携手并进前行。

有色金属总体回调,略显走弱。沪铜1803周跌1.99%至53710,沪铝1803周跌2.15%至14765,沪铝走势较伦铝显著弱势。沪锌1803周跌1.04%至26100,沪铅1803周涨1.50%至19570,沪镍主力1805止涨转弱,周跌2.75%至96830,沪锡周微涨0.45%至146050。

点评:目前市场对于是否有必要进行冬储也存在分歧。卓创资讯分析师赵泽泽分析,目前来看,1月后半月进行冬储是较为理想的时间段,也是钢厂在节前进行库存消化、削减压力的时间点。因此1月后半月价格或有一定的上涨,但整体涨幅或相对有限,2月上半月价格或逐渐平稳过渡至春节。

有色金属支持因素依然不缺,表现在有色大部分品种锌、铅、铜、锡、镍等全年供应维持短缺,劳资纠纷频弄,国内废金属进口限制频繁,国内有色偏低的升帖水结构,美、欧经济增长远超预期,美元持续走软,继续推升有色需求增长。后市看,有色价格短期震荡,中长期恐仍将以震荡上行为主。策略看,等待低价机会;重视微观需求变化及价差变化,尝试相关对冲。

  神华等大型煤企带头降价 煤价短期上涨动力不足

从上周开始,山西七大煤企带头开始集体下调煤价。随后,神华和中煤等大型煤企也开始带头降价,这进一步降低了市场预期。

业内认为,随着大型煤企纷纷降价,支撑煤价上涨的动力不足,煤价短期或将见顶回落。东方证券一位分析师表示,下调煤价为稳定冬季取暖供应的重要举措,防止中间环节囤积居奇。临近动力煤消费旺季,在全国各地冬季雨雪寒冬的预期下,整体动力煤消费有望持续维持高位。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表示,为应对冬季极端天气变化、抑制电煤价格快速上涨、保障电煤市场平稳供应,国内主要煤炭生产企业近期纷纷主动下调动力煤销售价格,市场上的谨慎和观望情绪升温,给环渤海地区现货动力煤价格带来一定影响。

  甲醇接连下挫 持续贴水或限制跌幅

国际原油高位回调影响,本周国内能化板块普现回调。其中,橡胶1805周跌1.61%至14065,重回低谷区震荡。塑料1805止涨复跌,周跌2.81%至9865,重新回到10000之下。PTA主力1805止涨回调,周微跌0.46%至5614。 PVC1805止涨回调,周跌2.27%至6670。甲醇1805止涨回调,周跌5.15%至2800。甲醇持续下挫,1月18日夜盘跳水跌至逾一个月低位,此前甲醇价格持续维持高位运行,下游需求行业难以传导新增成本,陷入亏损,接货意愿逐渐减弱,多头信心下降,迫使甲醇期价呈现接连下挫的走势。

 

点评:一德期货分析师胡欣分析近期甲醇行情认为:从甲醇产业看,之前甲醇价格的高位震荡,更多的体现的是当下基本面偏强与未来预期偏弱之间的博弈平衡,但随着近期基本面的走弱,这种平衡开始被打破随着天气转晴回暖,各地物流逐步恢复。由于西北产区已累库至高位,因此其降价排货意愿较强烈,而西北到华东的区域价差已接近1000元/吨,使得大量贸易商在物流恢复后开始进行区域套利行为。

目前现货价格全面下跌,市场看空情绪主导,因此甲醇短期还应延续震荡偏空思路,但受期货持续贴水影响,下跌幅度可能有限,期现或在弱势震荡中寻求基差的相对收敛。操作上,短期可背靠20日均线逢高沽空操作,关注下方2700-2750区间支撑。

 

  郑商所调整三品种手续费以推动市场连续活跃

 

郑州商品交易所日前发布公告,自2018年1月22日夜盘交易时起,PTA、动力煤和甲醇期货3、7、11月份合约的交易手续费标准调整为0.5元/手,平今仓手续费调整为0.5元/手。调整后上述三品种相关合约手续费相比1、5、9月份合约手续费均有大幅下降。此举是郑商所实施促进期货合约连续活跃方案的一部分,目的是实现“近月合约活跃,活跃合约连续”,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点评:对于郑商所连续活跃方案,市场人士认为,方案实施已经初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随着目标合约交易质量的提升,投资者进行目标合约交易的思路也逐渐转变,在交易策略上更加多样化,跨品种与跨期套利、套期保值和合作套保,点价交易等多种交易策略使得目标合约价格有效性不断增强,并形成了市场的纠偏机制。



版权声明:和讯期货除发布期货市场行情评述、行业要点解读等原创文章外,亦致力于优秀财经文章的交流分享。部分文章推送时若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并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