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私募排行榜:北京私募去哪了?

2017私募排行榜:北京私募去哪了?

时逢新年元月,又到一年收成盘点时。当我们此刻将目光聚焦于阳光私募领域,不得不再度感叹一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在WIND日前公布的2017年度私募基金公司业绩排行榜中,我们既看到了私募新生代的崛起,也看到了坚守价值投资的私募老兵“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欣喜。

对于以下这份榜单该做如何的理解?你或可见仁见智,药师亦有自己的观点。

2017私募排行榜:北京私募去哪了?

01

价值投资,王者归来

关于这一点,想必一定是在你我的共识之中:回首2017年的A股行情,价值投资的“王者归来”,终于使得私募中的“价值派”扬眉吐气。

通观上述榜单,但凡能够最终入围的机构——无论是作为私募新生代的希瓦资产、涌津投资、优波投资,还是作为私募老兵的东方港湾、林园投资,在其投资理念中——无不渗透着价值投资的思想。

 

作为该榜单上的“状元”,希瓦资产创始人梁宏,将公司的投资策略归结为十六个字:“价值选股、趋势选时、估值定仓、波动降本”。

 

至于何为价值股?希瓦资产是这样定义的:

 

“价值股就是有比较稳健的现金流和营收模式,行业格局基本定型,未来保持行业增长,相对同行业的公司而言,定价比较合理,一般为行业龙头型的被低估的价值蓝筹股。

 

希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17年的收益主要受益于选股,从大行业里挑选优质公司,今年汽车股、内房股都贡献了较多收益,同时,医药、消费等基本面良好的公司都做了长期的配置……希瓦今年正是很好地踩到了估值体系转变的过程”。希瓦资产风控总监叶帅宏坦言道。

 

此外,为了与投机进行切割,希瓦资产始终对次新板块、高送转板块与概念板块敬而远之,也基本上不太买入农林渔牧和自己看不懂的板块和行业。

 

而作为该榜单中,“榜眼”和“探花”的涌津投资和优波投资,无出其右的也选择了将价值投资作为投资信条。而如是因此赶上了价值投资当道的大好时代,想必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吧。

 

除了这三家成功上榜的私募新生代,作为私募老兵的东方港湾和林园投资,也凭借2017年的良好业绩位列榜单的第四和第五——风水轮流转,也不枉但斌和林园两位喊了这么多年的价值投资,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02

京籍私募,无缘榜单

 

这份榜单还有一个特别值得关注角度,不知细心的你是否已有察觉:在这份排名前二十的榜单中,未见京籍私募的身影。

 

药师梳理后发现,这恐怕与榜单规则、私募地域特点有关。

 

首先,我们来看下榜单规则。

 

在上述榜单最下面,写有一行小字:私募基金公司旗下产品数量>=3,取收益最高的3只平均。

 

之所以选取大于或等于3只产品的私募,是因为这样做,可以剔除一些规模较小的私募。

 

按照私募备案产品的惯例,通常单只产品的规模不会小于3000万,这样算下来,也就是私募管理规模小于1个亿的私募,就被剔除掉了。

 

姑且不论这样的方法是否合理,但该方法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筛选私募产品的作用。

 

究竟京籍私募表现如何?我们换个筛选方式来看。

 

如果我们仅以单只私募产品的业绩作为排名的标准,还是能看到诸如,凌通盛泰、北京红林投资、京泰晟等京籍私募的身影;只不过这些私募往往管理规模小,产品数量少,但“单兵作战”能力,丝毫不逊于沪深地区私募。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京籍私募在地域上有何特点。

 

前不久,中基协公布了2017年的私募年度大数据,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从注册地分布来看,京沪深三地均已超过4000家,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私募重镇。其中,北京的私募基金管理规模最大。

 

众所周知,基金规模越大,业绩越容易受影响。

 

这恐怕是解释京籍私募未能上榜的另一理由。

 

03

冠军魔咒,屡试不爽

 

就如同A股有“四大魔咒”一样,私募圈也存在这样一个“魔咒”——冠军魔咒。即前一个年度业绩排名靠前的明星基金,在次一个年度往往表现平平甚至倒数。

 

究其原因,恐怕与“管理团队的稳定程度”和“投资风格的激进与否”,有着莫大的关系。

 

先来说说管理团队。

 

药师梳理了2008年以来的私募冠军后发现,投资团队的稳定性,对于私募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成名于熊市的金中和投资,初期采用的双基金经理制度,后因二人理念不同而“分开”。

 

2011年成名的呈瑞投资,后来随着芮崑的离开,导致公司股东结构、基金经理、投研团队大换血。

 

昔日冠军创世翔投资,也因利益分配问题,导致团队决裂。

 

再来聊聊投资风格。

 

大家想必都听过这样一句话:“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放在私募圈,则是“成也激进,败也激进”。

 

一些私募,通过先打造小规模的明星产品,然后募集更多资金,发行新产品,进而扩充规模的方式,早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至于如何打造小规模的明星产品,“激进”的投资风格,无疑是短期提升业绩的法宝。

 

然而这种方式,已经被市场证伪过很多次。即便如此,过去一年慕名投资者“前仆后继”争相购买的景象仍令人印象深刻——当然,最终面对的只能是“接盘侠”的命运。

 

既然都知道“冠军魔咒”的存在,作为投资者,应该如何去挑选基金呢?

 

在这里,我们不妨学习下海外成熟市场的经验:除了与投资有关的信息外,婚姻状况、财务状况、消费习惯、对公益事业的参与程度等,也应纳入考察范围。

 

这些细节虽与投资无关,但却反映出私募管理人,在关乎投资者利益的重大事项上,能否以投资者利益为重。

本文内容来源于阿尔法工场

推荐阅读

  • 红黄蓝背后的资本劫:上达资本出镜 纪源资本作陪 包凡、唐宁现身股东名单

  • 从殿堂到市井,凯旋创投的隐痛

  • 九鼎“狼”,中钰“羊”,天星“下嫁”东方富海“做新郎”:被产业资本收编的PE们

  • 爆款专家栗浩洋,一个让张小龙害怕的人,用人工智能自适应体系再爆K12教育

  • 王者荣耀——融资中国股权投资产业榜揭晓

  • 融资中国2016中国股权投资年度排名

  • 新东方的投资逻辑

  • 中科新材收购天星资本 A股市场引入新三板之狼?

  • 中新融创:真PE,伪PE?

  • 信中利大航海时代

  • 一亿控股香港仙股,赛伯乐借壳华耐

  • 两年250亿,中钰疯狂增长背后的投资逻辑

  • 北极光创投:技术男让投资找到北

  • 智者丁健:从哲学思考到投资智慧

  • 往事如风,禹勃重谈和九鼎恩怨

  • 新三板上PE“红六兵”

  • 发现FOFs

  • 2017私募排行榜:北京私募去哪了?

    融资中国官方微信

    微信号:thecapital

    微博账号:融资中国

    官方网站:

    www.thecapital.com

    2017私募排行榜:北京私募去哪了?

     长按二维码关注



    喜欢本文就点赞吧2017私募排行榜:北京私募去哪了?

    2017私募排行榜:北京私募去哪了?

    点击图片参与活动 ▲

    2017私募排行榜:北京私募去哪了?
    2017私募排行榜:北京私募去哪了?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