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发布2017打假年报:97%侵权链接上线立遭封杀

《阿里巴巴发布2017打假年报:97%侵权链接上线立遭封杀》,对,你要找的就是这篇文章啦,傻大方资讯小编为了帮你找到这篇文章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

正文开始:





24万个淘宝疑似侵权店铺被关闭;主动删除的疑似侵权链接中,97%一上线即被封杀;在与阿里合作权利人数目增长17%的背景下,整体知识产权投诉量下降42%;每1万笔订单中仅有1.49笔为疑似假货。





1月10日,阿里巴巴对外发布《2017年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打假年报》)。





一连串打眼的数据表明:2017是阿里巴巴联合品牌、执法司法机关、消费者等社会各界在网络假货治理和知识产权保护上取得历史性突破之年。在已转化为打假巨大推动力的数据技术助力下,执法机关、品牌权利人、消费者等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网络售假行为遭到严厉打击、显著遏制、极大震慑。





报告同时指出:尽管阿里在网络假货治理取得历史性突破,但线下假货源头并未根除,制售假分子在阿里巴巴的严厉打击下,呈现跨国境尤其是向微商及其他各类平台流窜销售的特点。





97%假货被数据技术拦截网络售假显著遏制





2017年10月,消费者肖某举报称在淘宝网一家销量top的三星手机店铺买到翻新手机。接到举报后,阿里平台治理部通过“神秘抽检”等手段对该商家进行摸底。结果显示,这是一家正品和翻新机掺卖的商家。查实当日,阿里对该商家账户内200余万资金做冻结并用于消费者赔付。同时,该店铺被关闭。





“更多的假货,在产生销售前就已被秒杀。”1月10日,阿里首席平台治理官郑俊芳在发布会现场称,近几年,消费者、品牌权利人、执法机关,各方针对网络售假发起的投诉在逐年降低,无论从客服部门的现实反馈中,还是数据上,都显示这是阿里假货治理和知产保护取得历史性突破的一年。





《打假年报》披露,目前阿里在假货防控上运用的商品大脑、图像识别算法、生物实人认证等9大“黑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对平台上近20亿商品进行识别,使假货识别与拦截能力大幅提高。





整个2017年,消费者在淘宝购物时的信心在大幅提振,消费者因怀疑买到假货而发起的退货比例比去年下降29%,换句话说,每1万笔订单中,仅有1.49笔为疑似假货。





“在与阿里合作权利人数目增长17%的背景下,整体知识产权投诉量下降42%。”郑俊芳在发布现场为执法机关和权利人点赞:2017年是“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取得全社会共识之年。让人有底气的数据背后,是消费者、品牌权利人对阿里巴巴打假工作的认可,是公安、工商、质监、食药监等国内各级执法部门对假货治理的重视与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