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末天津四大洋行买办之一梁炎卿,如何逆袭成为天津首富?

揭秘:清末天津四大洋行买办之一梁炎卿,如何逆袭成为天津首富?

梁炎卿

怡和洋行的梁炎卿、泰来洋行的王铭槐、太古洋行的郑翼之、汇丰银行的吴调卿——合称“清末天津四大买办”。其中梁炎卿的财富,不仅居于四大买办之首,而且超过了寓居天津的绝大多数军阀政客、遗老遗少,成为全城首富。

 

梁炎卿87岁去世时,持有的股票证券投资高达500万银元。30年代一块银元可请两客西餐,或买10张戏票,至少相当于现在的人民币200元。粗算起来,他仅在股票证券方面的资产相就当于10亿元人民币,而这仅仅是他资产的四分之一。出生于广东普通平民家庭的梁炎卿,能发展到坐拥几十亿资产的巨富,可以说是典型的人生逆袭。

 

1

 

首先需要简单交代一下,买办这个职业从何而来。康熙年间,广东巡抚李士祯颁布公告,指明凡身家殷实者,每年向朝廷缴纳一定数额的白银,就能以官商身份承揽对外贸易。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广州成为中国唯一合法通商口岸,所有对外贸易只能集中在广州,史称“一口通商”。

 

当时外国人在广州开设了怡和洋行、太古洋行、广利洋行、同孚洋行、东兴洋行、天宝洋行、顺泰洋行等,被称为“广州十三行”。外商意识到只有聘用中国人为自己服务,才能逐步渗透中国市场。于是出现了以中介身份同外商进行贸易的中介商人,这是最初的买办群体。

 

怡和洋行的大买办伍秉鉴,是最早从广东前往上海的一批职业买办。其个人财富在顶峰时达到2600万两白银,是他所处时代的世界首富。据说同时代的美国首富才不过只有700万两白银的资产。

揭秘:清末天津四大洋行买办之一梁炎卿,如何逆袭成为天津首富?

天津英租界

 

2

 

梁炎卿(1852—1938)生于广东南海县佛山。18岁到香港皇仁学院学习商业和英语,20岁到上海怡和洋行当练习生,22岁到英商怡和洋行天津分行做“大写”,也就是高级职员,38岁时做到了天津怡和洋行正买办。

 

从进入上海怡和洋行当练习生到去世,梁炎卿在怡和洋行工作了68年。在天津四大买办中,梁炎卿比宁波帮的开创人王铭槐早6年,比买办兼官僚吴调卿早8年,比他的广东同乡郑翼之早4年。他当买办的时间也比任何人都长。

 

梁炎卿之所以能成为首富,最重要的一点是尽心尽力做好洋行业务。天津怡和洋行的中国人主要是广东人,正买办唐杰臣、副买办蔡子英,两位“大写”是梁炎卿和黄云溪。1880年唐杰臣调走,蔡子英、梁炎卿依次递补为正副买办。10年后,蔡子英病故,38岁的梁炎卿终于熬到了正买办。

揭秘:清末天津四大洋行买办之一梁炎卿,如何逆袭成为天津首富?

解放北路怡和洋行

 

1890年,天津怡和洋行扩大业务,英国总部任命梁炎卿为怡和天津分行首席买办,兼管轮船部买办的业务。负责怡和洋行自印度至中国的航运,航行口岸自印度加尔各答起,到新加坡,再到中国的香港、广州、梧州、汕头、厦门、福州、上海、青岛、烟台、威海、天津。

 

怡和洋行每一只轮船都有一个随船买办。轮船对客户接载凭提单,对海关报运凭舱单,随船买办利用单据手续多运少报,从中获利,这是行业潜规则。而每一个随船买办的任免权都在梁炎卿手中牢牢掌控,其中自然会有利益交换。

 

1892年,英国高林洋行请梁炎卿兼做他们的出口部买办,怡和洋行对梁深信不疑,所以特别准许梁炎卿跨行买办,兼任时间长达17年,这在任何职场中都是非常罕见的事。

 

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怡和洋行在华北收购了大量猪鬃、羊毛、棉花、大豆,囤积起来,待到欧洲各国因战事导致物资短缺,梁炎卿开始出手这批货物,从中赚取了巨额利润。

揭秘:清末天津四大洋行买办之一梁炎卿,如何逆袭成为天津首富?

天津英租界

 

3

 

与其他买办不同,梁炎卿一生没做过一件自己的生意,但是有大量的股票、地产投资。这是梁炎卿发家的第二个渠道。他认为“力不到不为财”,投资应该限于自己的耳目所及,自己看不到的、不了解的不能投资,更不能委托旁人。他购买的股票主要集中在他熟悉的英国企业,如大沽驳船公司、利顺德饭店等。

 

英租界大开发初期,1901年,梁炎卿与创办北洋大学的美国人丁家立、后来担任美国总统的胡佛、美国驻华代办驻沪总领事田夏礼、做过天津海关道蔡述堂等人共同投资,发起成立了“英商先农房地产公司”。这是天津历史上第一家真正意义的房地产公司。

揭秘:清末天津四大洋行买办之一梁炎卿,如何逆袭成为天津首富?

梁炎卿旧居

 

先农公司在天津发展40多年,名下拥有包括花园大楼、先农大楼、新泰兴大楼,以及先农大院、荣华里、先农里、跃华里和开封道、徐州道、大沽路、建设路等地区的房产8万多间,占外国人在天津房产总数的44%。如今天津五大道最著名的时尚地标之一先农大院,曾是先农公司高级职员的住宅区。

 

梁炎卿持有先农公司200万两白银的投资。他在英租界投资购买了大量土地,待到地价上升时,他把土地卖给来天津定居的军阀政客,遗老遗少,获取高额利润。他投资房地产近百处,包括唐山道安定里、建设路福安里、营口道宝华里、山西路耀华里等,仅耀华里就有89幢楼房。

 

梁炎卿还在张家口购买了大块地皮,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车站附近地价飞涨,梁炎卿获得了巨大财富。这时梁炎卿注册了张家口怡安房产公司,修建了以怡安街为主干的商贸、住宅区,成为张家口当时最繁华的地段。

揭秘:清末天津四大洋行买办之一梁炎卿,如何逆袭成为天津首富?

解放北路怡和洋行老楼

 

4

 

梁炎卿致富的第三个秘诀,就是节省。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吝啬鬼、守财奴、财迷。梁炎卿年少时就一个人离家,在外念书、工作,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他的信条是“发财要从小处俭省”。 他的小女儿粱佩瑜回忆父亲:“一生不赌博,不奢洋,杜绝烟酒,不备车马,终身过着清简的生活。”

 

梁炎卿住在天津英租界广东道(今唐山道)一幢花园洋房里,这座洋房完全是用天津老城墙拆除后的墙砖建成的。张学良与梁炎卿关系很好,常去梁家做客,后来张学良亲口描述:“梁家不点电灯,而是点油灯。他家没有汽车。”

揭秘:清末天津四大洋行买办之一梁炎卿,如何逆袭成为天津首富?

天津英租界

 

梁炎卿有一妻三妾,五个儿子,十个女儿。张学良追求过梁九小姐。梁九说:“我喜欢你,但你到底能不能娶我?”张学良不能娶,只好作罢。梁九小姐嫁给了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叶恭绰的侄子叶查理,出嫁时梁炎卿抠门,只陪嫁了4000块大洋。结果导致梁九在叶家的地位很低,跟丈夫感情不和,终日郁郁寡欢,后来吞了大量火柴头自杀,留下一个儿子。

 

梁炎卿视财如命。他的长子梁赉奎早年赴美读书,回国后做过农林部次长。他在官场并不得意,最终回到怡和洋行帮梁炎卿做事。有绑匪绑架了梁炎卿的得力副手陈祝龄和梁赉奎,梁炎卿不舍得交赎金,结果绑匪撕票,梁炎卿痛失长子。这件事曾经轰动一时。

揭秘:清末天津四大洋行买办之一梁炎卿,如何逆袭成为天津首富?

【长按上图赞赏作者】

揭秘:清末天津四大洋行买办之一梁炎卿,如何逆袭成为天津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