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不要迷信算法,会变得无趣( 三 )


比如在微博种草了某部电视剧,根据豆瓣评分来选择观看的电影,以及最近身边的朋友们常常聊起的综艺。
毫无疑问,算法在长视频领域依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
三、结语当个性化推荐在某些领域大杀四方之时,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假设它占据我们全部信息场景的画面;然而,现实却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信息的渠道,远比他自己想象得要更加丰富。
假设一个初级电影爱好者想在周末看一部电影,会有几种可能?
他可能直接打开搜索框,搜索自己喜欢的演员或导演,看看他们还有哪些自己没看过的作品;也可能打开豆瓣,刷一刷有没有自己感兴趣的电影;当然,如果他有一个朋友恰好是发烧级的影迷,他可以直接请对方推荐几部。
事实上,推荐、搜索和社交是满足人们不同需求的互补类工具,它们之间并没有明确的替代关系。
算法与编辑、社交并不对立,也不存在唯一的最优选。就像微信的算法,一定有克服「社交情景崩溃」的成分,而今日头条的内容审核,也聘请了大量的人工编辑。
当我们站在科技与人文的交汇点去看这个世界,会发现每一种新技术都既是包袱又是恩赐,它永远不会是非此即彼的结果,反倒比我们预想中的要更加复杂与深刻。
《楚门的世界》里,创造者对楚门说:“外面的世界跟我给你的世界一样的虚假,有一样的谎言,一样的欺诈。但在我的世界你什么也不用怕,我比你更清楚你自己。”
楚门却说:“You never had a camera in my head!”(你无法在我脑子里装一个摄像机)
尽管楚门的世界是假的,但楚门是真实的。所有计算好的下一刻,是行云流水般的此世光阴。
【参考资料】

  1. 取消算法推荐,是技术上的倒退吗?腾讯研究院,2021年
  2. Seeing Like an Algorithm,Eugene Wei,2020年
  3. 算法知识汇总:构成/学派/算法,潘一鸣,2019年
  4. 推荐算法的“前世今生”,纸皮小火车,2019年
作者 : 牧遥,公众号:科技复联汪
本文由 @科技复联汪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视频|不要迷信算法,会变得无趣】题图来自Pexels,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