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D轮开始,软银几乎参与了Grab的每一轮投资。2019年软银14.6亿美元领投了Grab的战略融资后,成为其最大的股东。陈炳耀接受路透社采访时曾表示,“软银将为Grab的增长提供无限支持”。
Grab来自软银的支持还包括总裁Ming Maa(马明)。在创业邦一期出海对话栏目中,马明曾对GGV纪源资本管理合伙人童士豪透露,他是在2016年加入Grab的,主要负责公司预算和融资事宜。此前他在日本东京负责软银对拼车和电商领域的投资,包括对快的、滴滴和Grab的投资。加入Grab是他自己向孙正义提出的请求,这一决定也得到了孙正义的支持。
【 外卖|39岁富三代靠开出租送外卖,拿下一个上市公司,市值400亿美金!】除祥峰投资、GGV纪源资本、软银之外,Grab的背后还有高瓴资本、平安创投、阿里巴巴、光速创投、麦格理资本、贝莱德、凯雷投资等。或许因为软银的关系,Grab还获得了很多日系资本的投资,比如丰田汽车、雅马哈、起亚汽车等。截至目前,Grab共完成了27轮融资,最大股东为软银,持股比例为18.6%;Uber持股14.3%,滴滴持股7.5%,丰田汽车持股5.9%。
为什么会吸引到这么多的投资人?郑俊聪坦言,Grab针对东南亚出行的痛点所提出的解决方案最完善,企业成功的上升路径与中国滴滴相似。他认为Grab最有潜力成长为东南亚超级APP。
在符绩勋看来,陈炳耀的教育背景让他更具有国际化视野,他不仅可以学习中国,学习美国,还可以学习日本。家族背景则给他带来更多的资源,早期在集团的管理经验也让他更熟悉权力体系和企业运作。“这也是为什么陈炳耀可以做成这个事,也是他能吸引到这么多投资机构的原因。”符绩勋说。
在两位投资人看来,Grab的业务模式更像是“滴滴+美团+蚂蚁金服”。在东南亚,你可以使用Grab打车、打摩的;还可以叫外卖、寄东西;或者按摩、看电影、看视频、订票;甚至也可以用Grab完成支付。
“所以投资人投Grab,投的是它的未来和想象空间。”符绩勋说。
本文为创业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创业邦将保留向其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如需转载或有任何疑问,请联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