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聊聊电商产品设计有哪些共性——商品模块( 四 )


违规纬度。违规实际上是个减分项,如果所有商家都遵循市场规则,那么违规维度就不需要考虑了。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所以基于前面三大维度,我们也会进行违规操作的判定。处罚主要以降权为主。通过警告甚至屏蔽等技术手段,直接禁止该商品在商品列表中出现。
5. 商品管理及详情页前面说的品类只是用于区分商品的类型,而商品模块最重要的则是商品信息。那么商品信息则是以怎样的形式存在呢?
在说商品信息如何展示之前,我这里提一下SKU和SPU。不是这个概念不重要,而是这个概念是电商产品经理的入门知识。如果你还不懂,你可以搜索一下。
就电商对商品的管理而言,商品信息是其核心的价值,也是商品交易的基础。从后台的角度来说,商品的管理可以分类品牌管理、属性管理和商品管理。
品牌管理:
这里是对商品所属品牌的管理,包括品牌的名称、品牌的LOGO。如果延展一些可以包括品牌的官网、品牌故事等等。
属性管理:
属性是什么?对商品规格性质的描述,是产品信息的集合。一般来说,在电商系统中,商品属性可以分为关键属性、商品属性、销售属性和非关键属性。当然这些属性并非是一个单独的属性,也可能是一个属性的集合。

  • 关键属性:关键属性是商品的唯一标识,常见的有货号、商品ID等。
  • 商品属性:商品是表示商品特征的属性,新旧程度、保养方式都可以看作商品属性。
  • 销售属性:这里填写最多的就是前面说到的SKU信息。通常该属性也叫规格属性,常与库存和价格相关联。
  • 非关键属性:这里是对商品属性的一个补充,比如说促销活动关联、物流服务等等。一般在添加商品时都是非必填项。
商品管理:
商品管理是在商品发布之后,对商品进行查询、编辑、修改的地方。因需求不同,呈现出来的操作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商品管理可以对商品进行上下架操作、查询商品评论、查询商品销量、查看商品库存。
分类|聊聊电商产品设计有哪些共性——商品模块
文章插图
商品管理原型
说完了后台,再说前端,商品在前端的呈现方式是商品详情页。
在早期的电商平台中,电商的商品都是以文字的形式存在,没有一个统一的结构和标准。用户在购物的时候需要通过文字反复地比较,看商品就像看推理小说一样。这么做不光对用户造成了困扰,也对商品管理造成了障碍。比如说做数据统计时,我们可参考的数据源只有标题、品类等一些关键数据,因为详细数据都在详情页中,系统是无法智能到像人类一样抽丝剥茧将数据提取出来。
商品详情页的设计核心是要创造一个舒适适合购物的信息展示页面,让客户没有障碍的,很容易地就能找到所要找的商品,并能获得更好的服务和体验。因为商品详情页承载的信息量很大,所有很不容易做到这一点。
想要得到一个好的商品详情页,可以从两个方面去考虑,一是决定商品交易相关信息的有效性展示,从信息的排版、展示效果,阅读舒适性来考虑,二是从人机交互方面来考虑,详情页与用户产生互动性是页面的最终目标。
上面的话说的有点玄,那我们一些落地的话题,一个详情页应该具备哪些元素?
品牌要素:
这里的品牌是说商品是什么什么品牌,而是通过品牌建设,告知这个商品有多好,多值得购买。也就是商品的品牌特征,其中包括商家信誉水平、商家认证资质、服务评价及评分情况等情况。好的品牌宣传其核心在于,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品质化的第一印象,从而为后续商品服务提供支持。
商品要素:
包括商品的标题。商品的图片、参数规格、价格、库存、功效、工艺、等等商品要素。
商品标题在商品要素中最为关键,所有的商家诉求和消费者的需求都要通过标题清晰地表达出来。
商品图片是消费者与商品交流的第一印象,它的目的就是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并且具备强烈的视觉聚焦能力。一般说,都放在消费者第一眼看到的地方。
规格参数是消费者识别商品的重要参考,无论标题多么吸引人,图片多么精美,模糊的参数信息会给消费者带来很严重的困扰。所以详尽的参数信息商品销售的核心。
服务要素:
是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的定心丸,能进一步提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的决策和信心。
营销要素:
是在商品中提供的促销和优惠信息,以及商品的各类关联推荐。这里多说一句关联推荐。千人千面是现在很多平台推崇的机制,但是这样的机制并不好实现,需要多维度的数据进行支撑和强大的商品信息支持。但是不得不说,推荐机制确实可以拉动很多物品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