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一个“蒂花之秀”公司的早期崛起之路( 二 )


其实最初 , 马化腾和张志东只是想将寻呼与网络联系起来 , 开发无线网络寻呼系统 。
可很不好意思的是 , 他们做的东西只能为深圳电信、深圳联通和一些寻呼台做项目 , 赚的钱刚好饿不死 , 但是也吃不饱 。
而此时的oicq只是公司一个无暇顾及的副产品 , 而且还被告上了法庭 , 说他们侵权 。
这下他们这群小伙子懵逼了 , 自己都吃不饱 , 还怎么和ICQ对抗 , 不能为了情怀 , 所以改个名字吧!
于是大名鼎鼎的QQ就这样正式诞生了 。
腾讯:一个“蒂花之秀”公司的早期崛起之路文章插图
但此时的QQ还根本不赚钱 , 所以当时为了赚钱 , 为了能赚钱 , 为了赚更多的钱 , 马化腾他们啥业务都敢接 , 做网页、做系统集成、做程序设计……
但是 , 当时在深圳 , 像腾讯这样的公司有上百家 , 此时马化腾和张志东最大的期望就是公司能生存下来就是胜利 。
想想现在的有些互联网公司 , 他们的最大期望就是:“企鹅 , 给我们留点后路!”
差点卖掉
跟其他刚开始创业的互联网公司一样 。
资金和技术是腾讯目前最大的问题 , 毕竟几个穷的叮当响的孩子哪有钱 , 除非家里有矿 。
但此时腾讯QQ却越来越受到用户欢迎 。
但那时候不像现在 , 只要有用户 , 风投就蜂拥而来 。
八分时候的腾讯是真的穷 。
没办法 , 马化腾得想点招啊 , 要不卖了?
但后和四家公司谈判 , 都终以失败告终 , 马化腾的倔脾气上来了 。
“今天你对我爱答不理 , 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腾讯:一个“蒂花之秀”公司的早期崛起之路文章插图
不灰心的马化腾四处去筹钱 。
1999年下半年 , 一场罕见的机遇来袭 , 从美国到中国 , 互联网开始“发烧” 。
当他看到昔日老友丁磊海外融资 , 现在富得流油时 , 他心动了啊!
于是乎马化腾拿着改了6个版本、20多页的商业计划书开始国外“忽悠”的风险投资 。
但是命运总是眷顾一些人(其实也不全是 , 也要自己有能力) 。
最后碰到了IDG和盈科数码 , IDG和盈科数码也是不缺钱 , 而且主要是马化腾父亲和李嘉诚有交情 。
刚好他们也想趁着这股风来试试 , 就像现在的比特币什么的 , 都是为了“风口” 。
腾讯:一个“蒂花之秀”公司的早期崛起之路文章插图
于是他们给了腾讯220万美元的投资 , 然后不得了了 。
马化腾马上去了IBM买了一批服务器 , 毕竟现在的用户太多了 。
现在他们是要钱有钱要用户有用户 , 还不起飞那就没天理了 。
据统计数据显示 , 2004年9月时 , 腾讯QQ总注册用户数为3.55亿、活跃用户数1.19亿、QQ最高同时在线730万、QQ游戏最高同时在线78万 , 而且同时跃居中国第一大休闲游戏门户 。
在那个时代啊!这样的战绩就相当于只要是上网的网民都有一个QQ号 , 可怕啊!
专注做事
回首来看 , 马化腾的成功 , 似乎全篇看起来都是在说运气太好?
但其实不是 , 马化腾层总结说 , 是对QQ的专注成就了今天的自己 。
“他是一个专注的人” 。
几乎所有业内伙伴提到这位老板 , 都会用“专注”这个词 。
在刚开始的几年 , 腾讯都在做 , 而且只做完善和规范QQ服务的工作 , 是国内唯一专注从事网络即时通讯的公司 , 所以那时候的QQ体验度是极好的 , 你认为呢?
腾讯:一个“蒂花之秀”公司的早期崛起之路文章插图
而且马化腾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 。
他上网只有一个目的 , 在互联网的犄角旮旯里发掘新的商机 。
而且刚开始为了吸引用户还装作女的来吸引 , 下了血本啊!
机会来了
很快一个机会来了 。
“QQ秀”这是他在网上寻觅很久的一块肥肉 。
偶然一次 , 马化腾发现韩国推出了一种给虚拟形象穿衣服的服务 。
马化腾觉得这个很有意思 , 就干脆东施效颦 , 把韩国的那套东西给学过来 , 搬到了QQ上推广尝试 。
但是他比韩国公司强的是 , 他同时找一些著名的手机和服装公司 。
例如诺基亚和耐克等国际知名公司 , 让他们把自己最新款的产品通过QQ秀用户来下载 。
QQ秀有这些公司提供服饰设计、手机等多种产品 , 所以最好用户的体验极好 。
腾讯:一个“蒂花之秀”公司的早期崛起之路文章插图
很快风靡了Q族的世界 , 更可怕的是腾讯没有为QQ秀的服装、饰品花费任何的“银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