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0|《2060》:创新模式,对国漫作品、国漫人、国漫产业实现三维助力( 二 )


「 国漫人 」 , 从幕后到台前 , 加速行业创新发展
每一个虚拟形象的背后 , 都有怀揣梦想的个人和团队 。 《2060》除了致力于让更多优秀的国产原创动漫形象被大众认知 , 也让一直坚守在行业的中国动画人第一次走向台前 , 讲述那些与梦想和坚守有关的故事 。
外界在评价国漫人这一群体时 , “为爱发电”是最常被用到的一个词 。 很多金牌制作人都并非专业出身 , 而是凭借着对国漫的热爱在行业中摸索前行了多年 。 比如孟姜的制作人使徒子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 , 目前已经推出了《科学超能方法论》《脑洞超市》《一条狗》等多部漫画作品 , 并与花儿影视、光线影业、腾讯动漫等多家公司深度合作 。
虽然在动画制作这条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 但行业前辈们的坚守给入行不久的新生代制作人带去了巨大的精神力量 。 “宫”的制作人李书杭就在节目中表示:“由于场上一些前辈 , 他们一直引导着我们这样的新人往下走 。 他们都在坚持 , 也是给我一个很大的动力 。 ”
从行业前辈CG(计算机动画)艺术家黄光剑、知名动漫公司制作人陈趙和高远 , 到新生代制作人GGAC大赛校园组铜奖得主李书杭、插画师“头晕晕”卢洁芸 , 《2060》让大众看到了国漫行业“前浪”的执着坚守 , 也看到了“后浪”的创意无限 。
在26组制作人中 , “天气阿准”的制作人李奕扬可以说是最特殊的一位 , 他是中国天气网追风小组的工作人员 , 此前几乎没有动漫行业相关专业背景 。 2019年 , 受到新科动漫频道官方虚拟形象“新科娘”的启发 , 李奕扬找到设计团队 , 制作了“天气阿准”这一虚拟形象 。
【2060|《2060》:创新模式,对国漫作品、国漫人、国漫产业实现三维助力】在第二轮竞演结束后 , 制作人戴上VR眼镜 , 第一次看到自己创造的虚拟形象 , 给他们带来了非常大的情感触动 。 “阿准”在双人竞演中票数落后于“聆秋” , 只能暂时离开舞台 。 李奕扬哽咽着说出对“阿准”的歉意:“从她诞生到现在 , 她是真的在为爱发电 , 都是在用自己的业余时间进行直播 , 我觉得非常不容易 。 ”这一番发言道出了制作人对虚拟形象、对国漫行业无差别的热爱 。
王希表示:“通过这一项目与国内的原创动画制作人接触后 , 我们发现他们不论是在思想、艺术性还是技术上 , 都跟国外顶尖制作人达到了同样的水准 。 他们的内心情感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满、鲜活、温暖 , 虚拟形象寄托着他们对行业、对所处的时代、对未来的希冀 。 正是他们的不懈努力 , 加速着国漫行业的创新发展 。 ”
「 国漫产业 」 , 爆发前夕 , 主流平台加速文化破圈
国漫正处在爆发的前夜 。 随着主流用户群体Z世代经济逐渐独立 , 消费能力随之增加 , 动漫产业的商业价值不断被抬升 。 艾瑞咨询《2020年动漫产业研究报告》显示 , 2022年 , 我国在线动漫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56.1亿元 。
在新综合国力竞争的大环境下 , 动漫产业更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 是文化出海的重要一环 。 近年来《大圣归来》《从前有座灵剑山》《狐妖小红娘》先后在海外大获口碑 , 《许愿神龙》《哪吒重生》登陆国外头部流媒体平台 。 甚至在以讨论海外动漫作品为主的核心社区 , 也能见到近期的热门国产动漫作品内容的讨论贴 。 这些出色的成绩单无疑加大了各大平台和内容创作者助力国漫发展的信心 。
虽然各大视频网站近年来都加大了在动漫领域的内容布局 , 但能够吸引到的主要仍是原有圈层的用户 。 而《2060》在江苏卫视周五晚间播出 , 能够辐射至平台广泛的受众群体 , 随着节目的进程 , 这些V-life会触及到更广泛的受众人群 , 有利于推动较为垂直窄众的动漫文化变成一种大众流行文化 。
目前《2060》助力国产原创动漫形象破圈的创新尝试 , 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 第一季里26位形态各异的国产原创虚拟形象 , 从各个侧面诠释和延伸了中国文化 。 观众能够从节目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 获得真挚的情感体验 , 进而提升对民族和国家的归属感 。 因此 , 市场需要更多像《2060》这样的优秀作品 , 为国漫作品、国漫人、国漫产业助力 。
— THE END —
作者 | 刘翠翠
主编 | 彭侃
排版 | 李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