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腾讯 和平精英 App Store Google Play
GaNSenseTM , 是纳微在GaNFastTM基础上做的进一步性能提升 , 它可以替代原有的GaNFastTM , 其中包含了无损电流采样 , 待机功耗节省以及更多保护功能的集成 。
黄秀成指出 , 全新的GaNSenseTM系列具备四项突出优势:
第一 , 无损可编程的电流采样 , 这是纳微半导体的专利技术 。 它主要代替了原来采样电阻的功能 。 原本 , 功率回路里有功率器件+功率采样电阻这两个产生损耗的元件 , 而变成无损采样之后 , 可以节省损耗、能效提升 。 此外还有两个衍生的好处:一是PCB布局面积更小、更灵活、更简单 , 这是因为原来采样电阻通常会采用3毫米乘以4毫米封装 , 但通过内部集成 , 无损采样的方案 , 可以缩减PCB尺寸;二是解决热耦合问题 , 原来有两个发热元件在这个系统里面 , 现在直接拿掉一个 , 整体的热系数表现会更好 , 耦合系数更低 , 而器件本身工作温度更低 , 系统效率也会提升 。
第二 , 过流保护技术 。 GaNSenseTM技术外部基于采样电阻 , 采到的信号交由控制器判断是否发生过流情况;内部设定了一个阈值 , 如果触碰到阈值 , 直接关掉 , 避免出现如短路、过功率等等情况 。
第三 , 过温保护技术 。 与过流保护同理 , 内部设置阈值160度 , 超过阈值直接把芯片关掉 , 芯片会自然冷却 , 冷却到低于100度 , 再去参考PMW信号 , 有信号时继续工作 , 如果异常情况没有解除 , 温度继续上升 , 阈值碰到160度继续关断 , 在区间内精准控制节温的范围 。
第四 , 智能待机技术 , 弥补了GaNFastTM之前的不足 。 待机问题对于充电器来说非常重要 , 目前最严苛的标准是做到25毫瓦或30毫瓦以内 。 纳微在GaNFastTM上已经实现了超低待机功耗 , 但是为了实现这一点 , 整个系统设计的相对复杂一些 。 而更加完善的GaNSenseTM技术 , 通过智能检测PWM信号让芯片进入待机模式 , 整个待机电流从GaNFastTM的接近1毫安降低到接近100微安 , 这使得整体待机功耗大幅下降 。 同时 , 纳微半导体也对待机唤醒做了优化 , 当第一次出现脉冲时 , 30纳秒之内就可进入正常工作模式 。
此外 , GaNSenseTM主要有三个应用场景 。 第一 , 目前快充最火爆的QR Flyback的应用场景 , 可以代替原先的主管和采样电阻;第二 , 带PFC功能的场景 , 可以提升能效;第三个应用场景是非对称半桥 , 随着PD 3.1的代入 , 非对称半桥这个拓扑一定会慢慢地火起来 , 这个拓扑里面有两个芯片 , 作为主控管可以用GaNSenseTM , 因为也需要采样电流 , 上管作为同步管则可以用GaNFastTM系列代替 。
目前 , 纳微GaNSenseTM系列已经全面上市 , 拥有6×8 , 5×6等不同规格的封装 , 拥有最小120毫欧、最大450毫欧等覆盖从二十几瓦快充到一两百瓦快充不同选择 。 此外 , 合作客户也已经开始使用GaNSenseTM , 比如小米已经实现量产的120W氮化镓充电头 , 是目前业界最小的120W解决方案;还有联想YOGA 65W双C 。
20年砥砺前行 , 不忘初心
纳微半导体成立于2014年 , 拥有一支强大且不断壮大的功率半导体行业专家团队 , 在材料、器件、芯片设计、应用、系统和营销方面经验丰富 , 目前公司已经拿到专利超过200多件 , 还有超过100多件在准备申请中 。
作为半导体产业 , 纳微深知上下游产业链及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性 。 目前 , 纳微与全球诸多学术机构、学院都有紧密合作 , 其中包括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电力电子研究中心(CPES) ,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 , 斯坦福大学等 , 开展各种高频高密度电源开发项目 。 而在中国 , 纳微半导体与浙江大学、福州大学、南航等院校进行课题研究 , 以保证其在芯片层面、器件层面以及系统应用层面的领先性 。
此外 , 纳微半导体还积极与磁芯厂商合作 , 研究如何降低电源成本;与电容电解厂商合作 , 满足定制化需求;同时还与PCB、平板变压器等不同领域的企业合作 , 将上游生态圈完善的同时 , 让下游终端客户和ODM厂商在短时间内推出更多的产品 。
“在氮化镓上做芯片是纳微的原创之举 。 ”黄秀成表示 , 从2000年初开始研究氮化镓至今 , 纳微团队积累了丰富经验 。 从此前的GaNFastTM , 到如今的GaNSenseTM , 纳微半导体在氮化镓功率芯片领域构筑起坚实的技术壁垒 , 在注重实现国家“双碳”目标的同时 , 不断缩短设计和生产周期 , 为上下游合作伙伴带去助益 , 让整个生态蓬勃发展 。
目前 , 纳微的氮化镓芯片由台积电2号工厂代工 , 主要为6寸晶圆 , 芯片出货量已达3000万颗 , 品控实现零故障 , 产出能力90%以上 , 交付周期为12周左右 。
稿源:(未知)
【傻大方】网址:/c/1130aa142021.html
标题:腾讯|专访纳微半导体:双碳时代的芯片,可以在氮化镓上造(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