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在《性学三论》中说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三岁男孩在一间黑屋子里大叫:“阿姨,和我说说话,我害怕,这里太黑了。”阿姨回答说:“那样做有什么用?你又看不到我。”男孩回答:“没关系,有人说话就带来了光。”可见,交流对孩子来说有多么重要。生活中,这两种妈妈是孩子最不喜欢的类型,也会对孩子产生不好的影响。
文章插图
一、很少和宝宝说话的妈妈无论孩子在什么年龄,家长都要和孩子多交流、多沟通。有的妈妈觉得孩子还小,什么都听不懂,没必要和他说话。有的妈妈则是上班累了一天了,或者干了一天家务活,没精力也懒得和孩子说话。这样不仅会延缓孩子的语言发育,还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多障碍。孩子在一个月的时候,就有明显的条件反射发音,两个月的时候开始呀呀学语,到了六个月的时候,宝宝已经能够理解家长的话并且给出对应的反映。孩子的感知力和模仿力都非常的强,妈妈多对孩子讲话,孩子开口说话的时间也会更早。
文章插图
研究证明,妈妈多和孩子说话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智力,这是因为说话时,孩子会注意说话人的位置、移动情况,也会试着理解妈妈的表情、说话内容,这些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感知力和记忆力。孩子长期缺少语言的沟通,会处于一种孤僻的环境,不仅会影响语言发展,还会导致孩子性格内向、容易害羞,甚至是抑郁。
【 说话人|孩子最不喜欢的就是这种妈妈,妈妈自己轻松舒服了,却害苦了宝宝!】
文章插图
二、急于替宝宝表达的妈妈和话少的妈妈截然相反的是另一种妈妈,她们急于替宝宝的需求进行表达。比如当宝宝想要喝水,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词语表达自己的需求时,妈妈就赶紧说了出来,轻而易举的剥夺了宝宝说话的权利。又比如,当大人问孩子问题的时候,孩子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又被妈妈代替了发言,孩子一开始会愤怒,觉得妈妈打断了自己的思考,久而久之发现抗争无用,就会放弃反抗,甚至以后遇到任何问题都会指望妈妈帮自己回答,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想要孩子早说话、多说话,以后敢于在陌生人面前说话,妈妈就要多给孩子创造说话的机会,而不是剥夺或者打断他。
- 宝妈|那个生完孩子没多久,就变成“老太太”的80后宝妈,后来咋样了
- 才子|孩子是这3属相,小时是孝子,长大是才子,一直在给父母争光
- 独生女|女子怀孕2次到预产期后孩子却没有了,老公提疑问才知事情不简单
- 妈妈|喝“母乳”和喝“奶粉”的孩子,长大后有哪些区别3个区别明显
- 弓立芳|如何进行高质量亲子沟通?要“把话说进孩子心里”
- 父亲|“谁有吃的给我孩子吃一点”父亲在公交上求助,得知原因乘客泪奔
- 孩子|剖腹产划伤孩子头部,医生很快就会好的,7年后家长找上医院
- 孩子|孩子晚于这个点睡觉,身高发育至少损失5cm,也别早于这个点起来
- 孩子|育儿假:刚需+硬核
- 济南市律师协会|有说法丨从出生那一刻起,《宪法》就在保护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