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大方


首页 > 潮·科技 > >

客户端|拒绝网红滤镜的豆瓣、大众点评们( 二 )



按关键词阅读: Java 客户端


在此模式下 , 每个普通消费者都是内容创作者 , 内容创作主要依赖的是用户的认同 , 杜绝了“滤镜”的产生 。 普通消费者在消费体验之后 , 以评分和评价方式给出看法和观点 , 好评、差评、中评都有自己的价值 。 每个真实的评论和打分 , 组成了种草的影响因子 , 从而形成更具参考价值的种草/拔草信息 。

△消费+评分和评价模式

“单象限”的网红种草 , 可能会主动忽略大众意见 。 而大众模式 , 则畅通了公众意见表达 。 这意味着 , 大众种草模式其实更考验当代消费者的“理性人”能力 。 比如 , 如何在普通消费者的评价内容里 , 寻找到整体最优解的种草决策 , 避免“从众”“滤镜”等非理性因素 。
看上去更耗费种草决策精力的大众评价模式 , 实际上却极大降低了消费体验的损耗成本 。 也因此 , 在反抗消费主义异化的道路上 , 更多年轻人开始转向大众的真实之地 。
03
信网红 , 不如信大众

全民吐槽的“滤镜事件” , 引发了一场公众对网红种草的反思 。
过往 , 大众熟知的网红种草领域 , 多集中在美妆、服饰等消费场域 , 完美日记的崛起 , 就得益于线上品牌疯狂种草扩张的阶段 。
当线上种草进入平缓发展期 , 网红们开始进军线下业态 。
疫情以来 , 丰富的线下业态 , 一度成为网红们热衷种草的“新草原” 。 网红们尝试用经营线上流量的方式 , 为线下消费种草 , 以有噱头的滤镜图片、标题内容 , 快速获取流量 , 复刻出线上种草的繁荣盛况 。
“滤镜景点”滑铁卢 , 成了网红种草模式在本地生活服务领域遭遇的大溃败 。
以餐饮、旅游乃至医美为代表的本地生活服务 , 是一个需求分散性强、复杂度高的场景 。 面对众口难调、主观感受强烈的线下体验 , 消费决策门槛更高 , 仅依靠网红的体验测评 , 早已无法满足 。
大众点评、豆瓣这类集合普通用户真实消费体验的评价产品 , 以“大众辅助大众”完成消费决策 , 更契合了普通消费者出门消费、体验的场景 。




△大众点评用户评论
作为中国第一代互联网人构建起来的评价信用体系 , 豆瓣、大众点评等产品模式 , 实现了事物评价体系的大众化 。 这意味着 , 事物评价的话语权 , 真正由专业精英走向了大众 , 每个真实体验的消费者 , 都有发表消费体验感受的权利 。
正如豆瓣用户评价 , “在豆瓣没有什么公知、权威、大V代表你发言或对你的发言进行指正 , 每个‘平凡且独特’的用户都可以在豆瓣发表观影、书籍的评分和评价 , 逐渐在豆瓣社区形成一种真实的、立体的、独一无二的社区文化 。 ”
评价 , 正成为普通消费者借助网络世界 , 对真实社会生活发起的补充与注脚 。
这类由大众分享的UGC评价 , 虽然难以避免主观意志 , 但正因为这些真实、接地气的多元化反馈 , 决定了此类模式不会批量生产网红打卡 。
数学和统计学中有一个“大数定律” , 当采集的样本越多 , 这个采样结果就越能接近真实的期望值 。 如果用大数定律来解释大众点评、豆瓣的评分机制 , 就会发现去中心化的评价模式 , 真正将消费者的选择权交回大众手中 , 真实是必然的结果 。
理性的年轻人 , 正在用“大众帮助大众”的评价模式 , 拒绝网红种草 , 回归真实之境 。


稿源:(未知)

【傻大方】网址:/c/1125a49152021.html

标题:客户端|拒绝网红滤镜的豆瓣、大众点评们( 二 )


上一篇:小米科技|一个是真坏,一个是真蠢?我觉得还不如看小米的发展后劲

下一篇:微信|腾讯无法接手,它靠微信“狂赚”500亿,马化腾拿它也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