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另一方面 , 户外用品对功能性有很高要求 , 同时由于细分市场较多 , 竞争对手很少会以重投入突破 , 因此技术壁垒容易保持 , 技术领先的制造商能够实现较为长期的收益 。 随着下游的扩展以及持续的研发 , 护城河也会持续加深 , 具备先发优势的公司有望随产品进化持续增长 。
由此看来 , 检验研发成果 , 并助力公司持续强化研发能力 , 是探路者此次与极地中心签约合作的一大意义 。
释放研发势能 , 品牌力持续提升
此次合作的另一层意义 , 在于释放研发势能 , 塑造产品力和品牌印象 。
探路者集团董事长李明表示 , 我们始终把为中国极地考察事业提供服务作为一件自豪的事情 。 南北极考察面临着最严酷的自然环境 , 探路者可以在这样的环境下为考察队员提供值得信赖的产品 , 说明产品质量和企业研发能力是禁得住考验的 。
通过助力科考体现产品的可靠性 , 虽说是简单的逻辑 , 但放在户外产业发展的大背景中 , 却意义重大 。
欧美等发达国家是多种户外运动的发源地 , 户外运动整体发展时间悠久 , 已形成较强的户外文化 。 与欧美相比 , 中国户外运动起步较晚 , 虽然近年来产业规模不断增长 , 但与欧美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
这意味着中国户外运动还是一个有待开发的市场 , 发展潜力巨大 。
从户外运动参与率看 , 我国仅为10%左右 , 而美国以及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 , 户外运动参与率基本在50%以上 。 根据纺织协会统计 , 2019年我国户外用品零售总额250亿元 , 而根据Statista数据 , 2019年美国、欧洲仅线上户外用品零售额就分别达到178亿美元、155亿美元 。 因此 , 我国户外运动参与率和消费支出两方面都有较大提升空间 。
但这也意味着 , 在潜力巨大的国内户外市场上成熟的洋品牌已经抢占先机 。 海外头部零售商品类全面 , 且具备规模 , 进驻国内后有明显的营销优势 。 想要从中突围 , 本土企业需要完成从产品到品牌的蜕变 。
从世界知名服饰品牌加拿大鹅的案例即可说明 。 加拿大鹅在诞生之初并没有品牌意识 。 1980年 , 一批加拿大鹅羽绒服被带到南极的默多站进行测试 , 凭借良好的御寒表现 , 开始在市场上声名鹊起 。 随后经营者重新设计商标 , 改为红白蓝三色组成的极地俯视图 , 并开始大批量生产 , 最终成为世界知名品牌 。

图片
探路者十三年来持续助力极地科考 , 不仅是展示产品硬实力 , 更体现了企业的责任担当 , 提升了品牌的高度 。
探路者集团董事长李明说:极地考察是一种国家行为 , 探路者作为有民族情怀的企业 , 提供支持责无旁贷 。 从初涉南北极到建成多座考察站 , 中国正从极地考察大国向强国迈进 , 一代代中国科考人在极地绽放着别样青春 。 探路者作为肩负社会发展责任的中国户外品牌 , 将户外装备研发与极地工作内容紧密融合 , 也在其中充分展现出实力和科技含量 , 共同推动极地考察工作建设 , 塑造了更有竞争力的品牌形象 。
抢抓北京冬奥机遇 , 品牌迎来发展红利
时间节点来到2021年 , 本土户外品牌还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市场机遇 , 那就是2022北京冬奥会 。
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 是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时 , 中国向国际社会做出的郑重承诺 。 2015年我国申冬奥成功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冰雪产业的发展 , 包括场地、装备、培训、赛事等各细项 。 随着人均GDP的增长 , 冰雪爱好者不断涌现 , 政策和需求共振 , 推动冰雪产业快速发展 。 作为冬季运动发展的新兴国家 , 2018-2019年冰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已达2.24亿人次 , 是我国单个冰雪季冰雪旅游人数首次超过2亿人次 。
而从细分门类来看 , 作为一项参与人数多 , 经济产值大的户外运动 , 滑雪全球产值约7000亿美元 , 全球滑雪人次近4亿 , 滑雪者约1.3亿 。 我国目前滑雪渗透率仅为1%左右 , 即使与我国气候条件相似的美国 , 滑雪渗透率也是我国的8倍 。 随着冬奥会的成功举办 , 冰雪产业有望迎来新一轮的快速增长 。 据统计 , 目前我国滑雪产值在4000亿元左右 , 滑雪叠加其他冰上项目的发展 , 有望为用品、场地设备等相关行业带来一波巨大增量 。
冰雪运动对装备要求高 , 需要防风、御寒、防水性强的产品 , 这些需求与探路者研发成果高度重合 。 在助力极地科考的十多年里 , 探路者收集并分析了极地考察队员的各项需求 , 并把专业极地工作服所运用到的高新科技融入日常户外装备开发中 。
稿源:(华夏小康)
【傻大方】网址:/c/1125a46152021.html
标题:华夏小康|续签合作中国极地研究中心 探路者从“产品力”向“品牌力”迭代( 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