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机器人 王欢欢 麦星 郑权 申请量 洗地机 扫地机器人 清洁 甲壳虫 甲壳虫智能
我觉得头部公司,在服务客户过程中最主要的职责就是发现和创造环境、给出空间。腾讯安全在这个阶段的主要职责就是在生态建设上,优先去做技术的衔接,帮客户把技术成熟周期、使用门槛降低,主要是做这些职责。
36氪: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什么?
丁珂:像我这个角色看行业、看传统的安全厂商、看客户、看生态,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应该帮大家把场景打通,把产品技术栈打通,把整个交付周期缩短。其实安全在客户侧的落地和交付方面特别难,而很多厂商都提供自己的产品,这些产品往往只解决一个痛点,这让客户很难受。
但作为腾讯这样的公司,现在有很大空间帮客户把这些产品合在一起。比如,当那么多设备在一起,碰到了真正的动态攻击时,客户的资产盘点怎么做?这些路径你能不能发现?一旦发现之后,策略的下发,以及一大堆各种产品的联动是什么?这些都需要动态地以人为本地去处理。我们需要站在客户的角度,帮助大家解决这样的问题。
36氪:最后谈到目标,每个人对"美好"的拆解也不一样。这该怎么理解?
丁珂:在这个行业里,很多顶级黑客和大老板的组合最后都不欢而散。之前互联网公司有很多流派,也有一些公司把安全拿来当核武器,可最后没做起来,回过头看都是价值观有差异。
36氪:价值观是很底层的差别,拆分在行为上会有哪些表现?
丁珂:直接表现就是用户受到骚扰,生态不认同,因为企业用了极强的能力去对抗大家。比如手机厂商有自己的权限,但或许有企业为了拿用户的关键数据,跟手机厂家的操作系统不停地(对抗)。但是对抗的目的和意义在哪里?一定是要为了美好而对抗,而不是为了钱去对抗。
我很难把美好再怎么去分解,但一定不是钱,不是短期利益,不是为了证明你比谁更强。反而,我们一定要关注行业和客户的想法,因为能力越大,越不能把安全的技术用在不恰当的地方。这个行业里太多的顶级人才,1/3在监管部门,1/3在行业,1/3真的是在黑产。
我在做客户、看行业的时候,基本不会去求别人做安全。我都在做逆向筛选哪些企业,能够意识到安全这件事情对未来的成长非常重要。反正腾讯自身是很清楚,安全从来都是生命线,从来以构建美好为目标去做。
腾讯有非常强的技术能力,但我们一定要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在怎样做。当我们不知道怎样用这个能力之前,一定是克制的。比如腾讯会发现一大堆漏洞,但我们不会莫名其妙去讲这些。腾讯发布这些内容,一定是控制到一定范围内才去发布。
36氪:价值观的差异会导致业务形式的不同。整体来看,对腾讯而言安全的定位是什么?
丁珂:其实我骨子里面还是一个技术人员,我觉得技术是有正向建设性的,因为破坏性的威力是可以让一个企业被一票否决的。
腾讯安全在腾讯内部一定没有游戏业务能做营收,但如果我们出了问题,破坏能力绝对比很多业务要大。基于这一点,腾讯安全在未来长期发展上一定坚守“定海神针”的原则。先别说腾讯将来到底能有多少市值,但我们做的事对腾讯将来的基业长青非常重要。你看周围出现过多少(因为做不好安全)接近一票否决的企业?但我很庆幸腾讯没出现过这些事。
总结来看,腾讯现在对安全的定义,首先是责任,再就是利他性。企业也可以不要安全,让业务去成长,但这注定不能持续。
36氪:长远来看,腾讯安全在理想中需要长成什么样子?是刚才说的“一起捍卫美好”吗?
丁珂:这是我们的使命,剩下的我们也在慢慢讨论。
为什么讲“一起捍卫美好”?其实和生意没有任何关系。首先,我自己很相信未来数字化的潜力,也看到了腾讯在帮各行各业做提升数字化能力的助手。我觉得可能未来的希望就在这种带有数字技术含量的经济模式上,因为劳动密集型的模式很显然有瓶颈,大家已经或多或少意识到,更有数字化含量的经济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谈到数字化,其实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就是在加大技术含量、提升效率,从中发现新的机会。我们相信数字化的未来是美好的,尤其疫情阶段的反差也让我们看到了,不是没有机会。以前大家觉得不可逾越的邻国友邦的数字化水平,现在也有机会去超越,这个就是美好的。
整体来说,数字化是可以带来收益的,做好数字化安全就是长期收益,简单来讲就是这样。安全的未来,一定是和数据结合得越强,越代表未来。
稿源:(36氪新媒体)
【傻大方】网址:/c/1124a2Z12021.html
标题:副总裁|专访腾讯副总裁丁珂:安全行业正处于裂变的时间点,未来的企业数字化负责人首先要"懂法"( 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