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宝宝“先爬后走”与“不爬就走”,这3大差距太明显,家长别大意
每个孩子的发育轨迹都不尽相同,毕竟身体营养吸收的多少也各有其规律。正常情况下,只要孩子的成长数值符合发育标准,家长就不用太过操心。【 家长|宝宝“先爬后走”与“不爬就走”,这3大差距太明显,家长别大意】
文章插图
一、7个月宝宝不爬就走,这正常吗对于家有新生儿的家庭来说,可谓是天天有惊喜。要知道,宝宝的发育速度基本上一天一个样,稍不注意宝宝就有了新鲜模样。民间有句老话,叫做“一睡二抬三翻六坐,七滚八爬九长牙十站”,被用来形容新生儿的发育规律,虽不能保证所有儿童的发育指标完全相同,但确实大部分儿童都遵循着这一发育规律。
文章插图
但最近宝妈惠惠却非常头疼,因为她7个半月大的儿子完全没有爬行的架势,反而总喜欢让大人抱着,一放地上就开始哭闹,为此至今都学不会爬行。用婆婆的话说:“这孩子真是个人精,看来是犯懒了!”可在惠惠眼里,若孩子学不会爬将来又该如何学步呢?就像惠惠娘家有个闺蜜的宝宝,也是同样的不喜欢在地上爬,后来1岁时直接不爬就走,每次走两步就摔跤,使得大人都必须在后面拖着,生怕孩子摔跤严重,这一点着实累人。因此,担心儿子将来也变成“不爬就走”的小懒人,惠惠打算狠心联系孩子的爬行行为。
文章插图
二、“先爬后走”与“不爬就走”,这3点区别明显1、先爬后走的宝宝腿部力量更发达大多时候,宝宝在7个月左右就会开始有了爬行动作,并且爬行速度随着月龄的增长会越来越快。这阶段,宝宝的腿部力量会变得尤其有劲,有时候大人抱娃时孩子稍微使点力都会喊疼。而这主要得益于宝宝的日常爬行,使得腿部力量变发达,因而两只小腿格外有力。但若是宝宝不爬就走,明显腿部力量更脆弱,甚至有时候走两步路就会喊累要抱抱。
文章插图
2、先爬后走的宝宝智力发育更快或许有些家长认为自家宝宝不爬就走,是属于高智商的表现,但其实这种说法恰恰相反。要知道,喜欢在地上爬行的宝宝他们对于生活环境充满好奇,看到什么就想直接触碰,因而他门的探索欲望会非常强烈。另外,宝宝在爬行过程中会刺激大脑运转,所以对智力发育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反之,不爱爬行的宝宝由于长时间被父母抱着,导致他们接触环境时间少,所以智力发育会稍加落后一些。
文章插图
3、先爬后走的宝宝身体协调性更强就像老话说的:“要想学跑步,先得会走路”,这句话放在宝宝的学步上也是如此。毕竟,人的技能需要一步步学习完成,这样才能成功过渡到下一阶段。要知道,宝宝通过爬行不仅锻炼了腿部力量,还会锻炼到手部背部等肌肉力量,这些都能让身体协调性更强。另外,若是去掉爬行直接学步,过程中不仅容易摔倒,而且走几步路就会疲惫,可见还是要一步步按照规律成长。
文章插图
三、要想宝宝学习爬行,这2种方法很关键1、家长要舍得花时间照顾宝宝的过程非常疲惫和繁琐,有时候为了节约时间家长不愿意花时间带娃,尤其是学爬行。毕竟,家庭的空间设备极为有限,大多时候家长都只能让孩子在客厅或床上学习爬行,可稍不注意就会翻滚在外而受伤,因此没时间时时看管孩子的家长干脆不让宝宝学爬行。还是那句话,不论如何家长都要多花点时间陪孩子学爬行,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
文章插图
2、家长要学会诱哄孩子习惯了被父母抱着或用婴儿车推着的宝宝,多数情况下都会犯懒不愿意用力。这时,家长需要采用一定方式诱哄宝宝学爬行,比如说加油鼓劲或者在宝宝前方放置玩具或零食,这样才能让宝宝有欲望学习。再者,通过爬行更刺激宝宝的大脑智力和身体力量的发育,对于他们的成长百利而无一害。
- 宝妈|那个生完孩子没多久,就变成“老太太”的80后宝妈,后来咋样了
- 下腹部|女童腹痛难耐,家长却骂她多事,送医途中离世,得知原因家长痛哭
- 羊水|子宫黑漆漆,胎儿会无聊吗?这些“游戏”玩得可溜了
- 妈妈|喝“母乳”和喝“奶粉”的孩子,长大后有哪些区别3个区别明显
- 弓立芳|如何进行高质量亲子沟通?要“把话说进孩子心里”
- meg吃鱼的这些讲究,您知道吗?
- 父亲|“谁有吃的给我孩子吃一点”父亲在公交上求助,得知原因乘客泪奔
- 萌娃|“保镖奶爸”送娃上幼儿园火了,气场,步伐没谁了
- 孩子|剖腹产划伤孩子头部,医生很快就会好的,7年后家长找上医院
- 宝妈|三个月的宝宝,为何“偏爱”竖抱?抱对了的宝宝更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