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关系|隔代抚养、缺少指导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后 还要走好哪几步棋( 二 )


第三,构建农村家庭教育监管评价制度。当地政府或基层组织要定期对所有农村家庭教育开展状况进行科学化、常态化的监测,成立督导组对各地区家庭教育落实工作进行督导评价,根据评价结果,认定一批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区和示范区进行宣传推广,并作为地方政府实施教育综合奖补的依据,对于家庭教育缺失、失范行为则建立相应的干预制度。
第四,制定针对农村家境困难儿童家庭教育的精准帮扶制度。通过政策设计降低父母双方留守儿童的增长趋势、构建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追踪监测制度、加强单亲儿童家庭教育的培训指导等,使其履行好家庭教育职能。
“双减”后家庭教育怎么做
“双减”政策让我们的教育回归常态,走向科学化。家庭教育促进法的一个重要使命是教育家长,让家长做教育的明白人,拓展教育的新天地。家庭教育促进法出台后,作为家长,有哪些需要做好的?我们建议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孩子学好学校课程的意识和习惯。即吃好正餐,靠吃零食的孩子长不壮身体,靠课外补习提高成绩会有用但终究有限,使家庭成为孩子成长的生活化、个性化、特色化的“学校”,从亲子共读、共游、共练入手,达到共成长。
第二,从知识补习转为特长培养。人类进入智能化时代,人类的工作从单位化走向平台化,创新性、独特性是未来一个人立足职场的首要品质,这就需要家长们要有与时俱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双减”政策让广大家庭真正重新反思教育的内涵,科学合理使用家庭教育投资。
第三,提升体育、艺术教育的比重。身心素质、艺术素养对一个人的生活态度、职场素质、创新思维等品质培养作用无限,应成为家庭教育的重点领域。
第四,注意家庭劳动教育。从食育入手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与生活能力。从清理以往顾及不上的家庭物品开始,教育孩子有序、科学地安排家庭生活环境。家校合作,使家务劳动有计划、有监督,培养手脑并用、自理、自立的孩子。
第五,从家庭文化入手培养孩子爱家品质。将祖辈与自家的老物件、老照片、家书等进行搜集、归类、整理,设计家史编写规划,有条件的做成电子文档,让孩子了解家族史、奋斗史、苦难史,是特色化的家庭教育,它对密切家族成员关系和家族文化建设,有着独特的作用。
第六,开展家庭理财教育。家长要给孩子在家中当“掌柜”的机会,让他支配日常开销,做出生活规划,从而学会理财、整合家庭资源。
最后,为孩子社会交往提供空间与支持。未来是一个共享的时代,学会有效的人际交往,具有共情能力,是一个人获得幸福与财富必备的品质。家长应为孩子找到学校之外的精神家园,支持参加有益的社团组织,结交良朋,从人际交往中学会处世,找到人生价值,克服这方面的缺失。
《光明日报》( 2021年11月16日 14版)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