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加银基金公司|民生加银总监逾半年执掌5只新基金,公司被指“吃相难看”( 二 )


“既然基金公司的定位是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 , 作为基金公司管理层就应当引导基金经理先把现有基金的业绩做好 。 老基民赚不到钱 , 新基民也很难认购其新基金 。 ”一位从事基金研究工作多年的行业资深人士发出如是感慨 。
采访人员统计发现 , 截至11月13日 , 今年以来民生加银新成立基金数目已达19只(A类、C类合并计算) , 大大超出去年全年的12只 。 民生加银成长优选这只基金一旦募集成立将是该公司年内第20只新成立基金 。
其中 , 今年来公告发行的7只主动权益基金(股票型、灵活配置型、偏股混合型)中 , 基金经理为孙伟的就占了4只 , 公司权益投资人才匮乏可见一斑 , 难怪在其支付宝的财富号上 , 民生加银基金公司用 “固收强”来宣传自己 。 尽管如此 , 公司对债券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的投研实力也有待商榷 。 比如今年四季度 , 广东省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两则判决书显示 , 民生加银基金旗下专户和公募产品“踩雷”多个问题债券 , 累计金额约8.5亿元 。
某资深基金研究专家告诉本报采访人员 , 基金公司如何做好持续营销 , 是个大问题 。 对于一些无历史业绩的新基金 , 购买需要三思 。
“频繁发行新基金其实就是基金公司在打‘小算盘’ 。 ”某基金研究人士指出 , 基金公司靠基金规模提取管理费赚钱 , 从这一点上讲 , 基金公司的利益与投资人的利益是不同步的 , 相比基金的赚钱能力 , 基金公司更关心如何做大基金规模 。 “现在基金发行市场这么火 , 动辄爆款 , ‘新韭菜’蜂拥而至 。 又能冲规模 , 又能增收入 , 谁不想分一杯羹呢 。 ”采访中 , 该人士不无担忧的表示 , 毕竟基金公司的投研实力参差不齐 , 新基金的发行还是要量力而行 , 不能为了自己的“小九九” , 最终让广大投资者买单 。
采访人员 天意
【民生加银基金公司|民生加银总监逾半年执掌5只新基金,公司被指“吃相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