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排名|他41岁辞职画漫画,结果出道即巅峰,5年后成就霸权《国王排名》( 二 )



(《国王排名》第二卷后记)
1998年 , 23岁的十日草辅在设计类的专门学校毕业 , 成长于动画、漫画黄金时代的他深受创作了这些作品的创作者们影响 , 怀着一颗想要成为漫画家的心开始学习绘画 。
于是 , 刚毕业的他在中古书店里淘各种学习资料 , 白天试着创作一些简单的漫画 , 晚上则在外打工补贴家用 。 在付出行动的同时 , 他时常在幻想未来的漫画家生活:自由在家里赶稿 , 漫画出版后就能拿到大笔的稿费 。
然而几乎零基础的他一直在创作的道路上碰壁 , 工作上的不利索也常常让他遭受同事的嫌弃 。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三年 , 逐渐认识到自己没有画漫画的才能后 , 开始承认自己的平凡 , 并和大多数的平凡人一样步入社会 , 成为一个日复一日工作的社畜 。
青年虽被现实击垮 , 但梦想的火苗仍没被浇灭 。 在往后的十几年里 , 十日草辅虽过着没有升职希望的社畜生活 , 但也一直在坚持画画 , 并尝试着向出版社投稿绘本;终于 , 他的绘本得到了编辑的赏识 , 即将出版 。
本以为自己的梦想终于要实现时 , 这家出版社竟突然倒闭 , 之前投去的稿件自然也是打了水漂 。 无奈之下 , 十日草辅只好继续当一个默默无闻的社畜 , 且几乎不愿意再接触漫画 。
但无论他怎么努力工作 , 生活依旧没有迎来转机 。 随着时间的推移 , 他的内心愈发矛盾:是永远当一个社畜 , 还是继续追寻自己的梦想 。
在日本 , 升职加薪是一个异常漫长且煎熬的过程 , 因此在大多数职员看来 , 与其去苦苦追求升职这样的不定数 , 不如安心待在自己的舒适圈 , 拿着少量的工资过着稳定的生活 。
更何况 , 日本职场中普遍存在着“终身雇佣”的观念 , 日本应届生找的第一份工作 , 往往会是他们终身的工作 , 直到退休前 , 大多数员工都不会选择主动跳槽 。
也许正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 十日草辅的精神才更加值得我们敬佩吧 。
2016年 , 一直在他心中挥之不去的矛与盾终于决出了胜负 , 他决定辞职在家专心创作 , 并且给自己一年的时间做尝试 。 如果到那时自己的漫画仍没有什么反响的话 , 就果断放弃这一梦想 , 专心工作至退休 。
因为有着之前创作绘本的经验 , 起初十日草辅还是想着以绘本的形式来进行创作 。 经过简单的构思 , 大致画出了波吉和卡克的形象 。
但由于自己是一个“起名废” , 因此最初在构思角色的时候 , 并没有定下名字 。 且不同于现在 , 最初的王子和影子并不是朋友关系 , 而是彻头彻尾的主仆关系;而内容方面 , 其实也打算写一个与虚无对战的故事 。 只是经过不断地修改 , 如今波吉和卡克等形象才最终确立 。

(“波吉”与日语中的“ひとりぼっち(孤单一人)”中的“ぼっち”同音;“卡克”与日语中的“影(かげ)”同音 。 此外作品中的很多角色都是根据其对应的职业或性质起名的)
其实在一次访谈中 , 十日草辅曾提及波吉这一角色的塑造 , 或多或少结合了自身经历 。
在设定里 , 波吉是一个天生聋哑的大王子 , 因为不能与他人正常交流 , 且自身能力弱小 , 常常被身边的人嘲笑、贬低 , 笃定他没有治理国家的能力 。
现实中的十日草辅亦是如此 , 自年幼时起 , 他的听力就弱于常人 , 时常会不自觉的提高自己说话的音量 , 也会因为觉得同事说话的声音过小而烦躁 。
除了结合自身的经历 , 十日草辅也想通过无台词的形式 , 传达一种只有漫画才能传达出的信息 。 在现实生活中 , 人与人之间很难通过死盯着对方的表情 , 琢磨出他人的心理活动;
但漫画的内容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 , 因此即便是主人公不能说话 , 读者也能从他的行动中明白其中的深意 , 这就极大的提高了漫画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
同样的 , 他也深受一些类似于《海贼王》、《龙珠》这样的传统少年热血漫的影响 , 在作品中加入了一些相关的要素 。 例如世界观当中的国王排名系统、王国中战力担当“四天王” 。
此外 , 作为一部以绘本为起点的漫画 , 十日草辅也融入了很多童话、神话元素 。 例如在第一话中 , 身为巨人族的母亲抚摸波吉的画面很有可能参考了《拇指姑娘》;
王妃对波吉的毒舌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格林童话中的恶毒后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