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烫伤|预防是让儿童远离烧烫伤最好的办法( 二 )
2014年9月,胡亚捷和孙便友发起成立了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主要救助因烧烫伤留下瘢痕而无力继续治疗的患儿。
文章插图
基金发起后,成功救助了一些患儿。但渐渐地,两人发现,前来求助的人越来越多,公益基金对于被救助者来说完全是杯水车薪。
“两年后,我们意识到这样治标不治本。”胡亚捷说,儿童烧烫伤最主要的原因是看护人缺乏警觉,缺少正确的烧烫伤预防知识和急救方法,只有关口前移,从源头抓起,才能逐渐减少烧烫伤的发生。
2016年,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转向预防儿童烧烫伤宣传教育,组织团队、聘请专家,推广普及预防烧烫伤知识和急救方法。
文章插图
“烧烫伤发生后,第一时间要做好烫伤急救五步骤:冲、脱、泡、盖、送,就能将伤害降至最低。”吴军说,发生烧烫伤后如果第一时间冲了凉水,就意味着患者在最佳时间里阻止了烫伤深度的进一步发展,但如果第一时间直接送到医院再处理,患者就错过了最佳处理时机,恢复效果会差很多。
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秘书长张代玉介绍,为了让更多人知道烫伤急救五步骤,该公益基金找专家把关、找专业团队研究开发出“远离烫烫小怪兽儿童课堂”系列科普视频,目前课程内容已经迭代至3.0版本。课程通过卡通形象“烫烫小怪兽”“皮皮小超人”导入健康安全概念,将科普知识转化为可视化易理解的儿童语言。
文章插图
同时,公益基金还自主研发了系列科普工具包、教具教案,采用动画片、绘本故事、情景剧、舞蹈歌曲、迷宫游戏等丰富形式,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引导儿童掌握自护与自救知识。
文章插图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还给孩子建立“远离烫烫小怪兽安全体验空间”,以场景再现模拟互动,让孩子识别生活中潜在的危险源,培养孩子的安全预防行为习惯。
烧烫伤急救五字诀:冲、脱、泡、盖、送
在烫伤之后,无论牙膏、酱油、醋、猪油,或是其他民间偏方,都不会起到治疗的作用,反而可能导致创面损伤加重或感染,同时影响医生对烧伤创面的评估、诊断,耽误治疗。
正确的步骤应该是:冲、脱、泡、盖、送——
1、烧烫伤发生后,人虽然脱离了致热源,但是皮肤仍留存着热量,导致损伤没有停止,这时要尽快降温,应在第一时间到自来水下进行冲水。
注意要用15—20摄氏度的流动冷水冲洗伤处15—30分钟,直到刺痛火辣的感觉改善为止。冷水可将热度迅速散去,降低对皮肤深层组织的伤害。冲水时间一定要足够,否则起不到效果。
2、如果烫伤部位有衣物的包裹,要将伤者的衣服用冷水充分泡湿后小心脱掉,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物。如果衣服黏在皮肤创面上,要保留黏住的部分,千万不要强行脱掉,以免弄破烫伤部位的皮肤或弄破水泡加重伤情。
3、如果烫伤部位还在疼痛,应继续将伤口浸泡在15—20摄氏度干净的冷水里15—30分钟。注意不要用加了冰块的冰水浸泡,这样容易冻伤;不能泡到的身体部位用沾满冷水的毛巾或纱布覆盖。大面积烧烫伤的患者,尤其是小孩和老人,应避免过长时间浸泡于冷水中,以免体温过低对身体造成伤害。
4、如果烫伤面积比较大或伤处皮肤已经破损,要用清洁的毛巾、纱布或布单轻轻地覆盖在伤口上以免感染。
5、除面积小、程度比较轻的烫伤外,做好前面几步后马上将伤者送往邻近的医院烧伤科做进一步治疗。
文章插图
行动起来,让孩子远离危险
2021年6月正式实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预防儿童触电、烫伤等伤害被首次纳入。
今年9月,国务院印发《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以下简称新儿纲),预防儿童烧烫伤等伤害纳入“儿童与安全”领域。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也得到了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社会团体组织、整形外科专家们的大力支持。
胡亚捷说:“我们在预防儿童烧烫伤这条路上走了7年,看到相关政策出台,大家备受鼓舞,期待预防儿童烧烫伤能纳入幼儿园、学校的常态化教育,推进预防烧烫伤教育在全国更大范围的普及。”
- 退烧|宝宝发烧会烧坏脑子?这几个退烧误区,宝妈要注意!
- 先天性|警惕!我国每30秒就有一名缺陷儿出生!怎样预防才有效?
- 预防措施|12月这些疾病进入高发季!合肥市疾控中心提醒
- 山东省|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孕妇学校开展“母婴传播性疾病的的预防”课程
- 感冒|姑娘求助:这里火烧一样!正常吗?
- 殴打|新闻早餐丨9岁男孩一提上学就发烧近40℃,原来是轻度抑郁
- 晨晨|2月婴儿肚中取出八两肿瘤!医生提醒父母孕前做好这一步可预防
- 畸形|警惕!我国每30秒就有一名缺陷儿出生!怎样预防才有效?这篇全说清了…
- 孕妈|怀孕以后为了防止生病,孕妈要做好几个预防工作
- 绿豆绿豆|孕妈在孕期,4物平时可劲儿吃,或许能清除胎毒,预防胎儿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