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军|韩信为何以师尊之礼对待败军谋士?精谋巧略,毁于一个老好人?

引言
在韩信的军旅生涯中,曾经在敌军中遇到过军事才干足以令自己以师尊之礼待之的人,此人就是谋士李左车。然而,李左车的计谋却被自己阵营中的顶头上司,一个老好人拒绝,最后这个老好人下场如何?且听小源细细道来。

败军|韩信为何以师尊之礼对待败军谋士?精谋巧略,毁于一个老好人?
文章插图
影视剧中的韩信
楚汉战争时,韩信和张耳带领几十万兵马,攻打赵国。赵王、成安君陈余听闻汉军即将攻打赵国,就在井陉口聚集兵力,号称二十万大军。谋臣李左车向成安君陈余献策理智分析了当时的形势:
一、充分认识对手韩信的军事才能
李左车举例,韩信此前渡过西河,俘获魏王豹,擒获夏说,最近又血洗了阏与,如今韩信还有张耳的协助,计划攻占赵国。这是乘胜追击离开本国的领土远征,他们的锋芒必定不能阻挡。
二、分析出韩信军团的弱点
李左车理智的分析韩信军团需要从千里之外运送粮草,士兵们必然会忍饥挨饿;如果需要就地砍柴伐草,军队必定不能经常吃饱。
韩信的必经之地井陉这条小路狭窄,行进的军队一定会绵延数百里,这样一来,汉军运输粮食的队伍必定会被远远地抛在后边。
这就是韩信军团可以攻击的薄弱点。
【 败军|韩信为何以师尊之礼对待败军谋士?精谋巧略,毁于一个老好人?】三、足以打败韩信的计策
李左车提出前后夹击的策略,要求调拨给自己三万奇兵,通过隐蔽小路偷袭汉军,前去拦截他们的粮草辎重。
赵王、成安君陈余在赵地则采取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阵地,不与汉军交战的策略。
在李左车的策略下,韩信军团将向前不能于赵国战斗,向后粮草线路被斩断,又有李左车阻断退路因此无法退兵。
如果真按李左车的计策行事,韩信进退维谷,在荒郊野地里,粮草断绝,很快就会陷入绝路。
当我读到史记的这段史实的时候,我深深为韩信捏了把汗,赵国以自己粮草充足,主场作战,对抗韩信的粮草不济,进退两难。这是以己之长攻彼之短,韩信是有被击败俘虏的可能的。
然而……

败军|韩信为何以师尊之礼对待败军谋士?精谋巧略,毁于一个老好人?
文章插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左车的顶头上司成安君陈余,是一个信奉儒家学说的人,经常宣称正义的军队不应该采用欺诈的诡计。面对李左车这么好的计策,他以正人君子的姿态断然拒绝,原话是这样说的:
“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
---史记-淮阴侯列传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我听兵书上说,兵力十倍于敌人的时候,就可以包围敌人,兵力是敌人一倍以上的时候就可以与敌人交战。如今韩信军团号称有数万人,其实不过才数千人而已。数千士兵长途跋涉前来袭击我们,已经疲惫不堪。现在如果我们像你说的回避不出击的话,等到他们强大的后续部队赶到时,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其他诸侯会说我胆子小,就会很轻易地攻击我们。”于是没有采纳李左车的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