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宋之祸,宣公为之也,让位之后又暗中夺位,宋国终于乱套了( 二 )

文章插图
穆公去世,即使将国君之位让给了与夷,但宋国仍然不安宁,就因为国内出现了动荡,致使穆公直到公元前720年,鲁隐公三年十二月二十日才下葬,史书记载穆公几乎“危不得葬”。这期间该是有激烈的斗争,但史书并没有详细细节记载,只知道公子冯最后是出逃到了郑国的。春秋小霸郑庄公,见到公子冯逃来了郑国,他知道穆公让国给与夷是迫不得已,他决定为公子冯出头,送他回国夺取国君之位。这事让宋殇公十分害怕,他正无计可施的时候,卫国弑君篡位的州吁派人过来了,卫国的使者对宋殇公与夷说:“国君如果想讨伐郑国以除国君的祸害,以国君为主帅,我们卫国愿意出兵出物,联合陈国和蔡国一起跟随国君去攻打郑国。”因为卫国与郑国也是有世仇的,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卫国的举动正中与夷的下怀。公元前719年,鲁隐公四年初,宋殇公、陈侯以及蔡国人连同州吁率领的卫国军队一起,浩浩荡荡讨伐郑国,鲁国的公子翚也带领鲁国军队参战,将郑国的都城都东门围了整整五天。史称“东门之役。”当年秋天,上述诸侯国再次联合讨伐郑国,不仅打败了郑国的步兵部队,还将郑国的粟米也收割了。而宋国领兵攻打郑国的人,正是大司马孔父嘉,我们现在看明白了吧,正是孔父嘉欲置公子冯于死地。郑庄公看到宋国有了防备,送公子冯回宋国夺取君位的事只能暂时放下来,但是对于宋国居然先行进攻郑国,郑庄公决定报复。第二年,公元前718年,鲁隐公五年四月,郑国决定各个击破,先攻打挑起事端的卫国,郑国派军队攻打到了卫国的郊外,以报复“东门之役”。然后,郑国又找到一个理由,攻打宋国。刚好宋国又与鲁国的附庸国邹国(亦称邾国)发生龌龊,占领了邹国的田地。邹国独立难支,想到宋国刚刚与郑国打了一仗,而且郑国吃了亏,就派人到郑国去说:“如果你们郑国想要报宋国的仇,我们邹国虽然小,但是愿意当你们郑国的向导。”郑庄公很高兴,知道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公元前718年秋季,郑国就率领周朝的王师与邹国的军队会合,讨伐宋国,向宋国报上一年“东门之役”之仇。这一仗一直进攻到了宋国的都城外围了。宋国着急了,派出使者向鲁国求救,没想到使者欺骗鲁隐公,让隐公很生气,鲁国没有派兵去救宋国。好在邹、郑联军及王师没能攻下宋国的都城。宋国咽不下这口气,公元前718年底,再次组织军队攻打郑国,并且将郑国的一个城邑长葛(今河南省长葛县东北二十余里地)给死死的围住。这次宋国下定了决心,将长葛围了整整一年,至公元前717年,鲁隐公六年秋天,宋国硬是将长葛给攻下来了。期间,郑国没有去救长葛,而是攻打陈国,将陈国打得大败,也向陈国报了“东门之役”之仇。宋、郑之间经过多次交战,双方均没有占到大的便宜,公元前717年,鲁隐公六年秋季,双方决定暂时休战。公元前715年,鲁隐公八年秋,齐国也出面调停宋国、卫国与郑国之间关于“东门之役”而引发的矛盾。但是停战协议的笔墨未干,第二年秋天,郑庄公再次以宋国不朝见周王为名讨伐宋国。到了鲁隐公十年,即公元前713年,鲁国、齐国也抛弃了宋国这个曾经同盟国,倒向了郑国。当年夏天, 鲁国、齐国及郑庄公共同讨伐宋国。宋国只有卫国、蔡国两个同盟国了,它联合卫国、蔡国于当年秋天攻打郑国。七月初五,郑国得知三国军队又来攻打郑国,将军队驻扎在郑国的远郊,以逸待劳的等着三国的军队。宋国、卫国攻进郑国,蔡国在后面攻打戴国。郑庄公抢先围攻戴国,然后“围点打援”,不仅攻下了戴国,还将宋、卫、蔡国三国军队给俘虏了。郑庄公剩胜追击,于九月攻进了宋国。第二年,即公元前712年,鲁隐公十一年,郑国率领虢国的军队再次讨伐宋国,当年冬季十月十四日,大败宋国军队。
- 一周天气趋势!
- 桂系大佬集体反对死守南京,老蒋表态模棱两可,终于酿成弥天大祸
- 嬴政|秦始皇死亡之谜终于要被揭开?郭沫若:非正常死亡,被人用铁钉钉死!
- 多年的异味终于解决,只因一个东西泄漏导致的!
- 赵云|赵子龙虽然那么强,但刘备却不重用他,临终前终于说出真相
- 黄百韬|粟裕下令万炮齐发,打崩黄百韬7万大军,皖南事变之仇终于洗雪
- 诗妮娜终于又和苏提达同窗,跪拜高僧时,泰王和王后都陪跪在左右
- 这个双休日终于不用“泡汤”了!春游踏青可以去这些好地方→
- 锦心似玉:乔莲房派兵将罗十一娘灭口,触怒太夫人,终于被休了
- 昂山素季终于等来了这一天?缅甸军方突然改口,中国霸气发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