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当年一位是师长一位是班长,48年后师长成副国级,班长成正国级

在战场上是亲密无间的战友,在私底下是无话不说的朋友。因为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陈锡联和李德生都参加了革命。两人第一次见面时,陈锡联是师长,李德生是班长。万万没有想到的是,48年后,陈锡联是副国级待遇,而李德生却享受正国级待遇。不同的身份和地位会影响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情感吗?
参军入伍
1915年的时候,陈锡联出生于湖北省红安市。此时清王朝虽然被推翻了,但是袁世凯的专制统治依然存在,封建等级观念也根深蒂固,土地兼并现象更是层出不穷。在地主豪强的抢夺下,陈锡联家中的土地越来越少,吃饱穿暖成为遥不可及的梦。

班长|当年一位是师长一位是班长,48年后师长成副国级,班长成正国级
文章插图
1918年的时候,本来就贫穷的家里更是雪上加霜了。陈锡联的父亲由于过度劳累突然病倒了,没有过了几天,就突然去世了。家里的唯一劳动力失去了,生活的负担一下子就落在陈锡联的母亲身上。
陈锡联的母亲是很朴素的农村妇女,没有读过什么书,也不会什么技术,只好让自己的儿子陈锡联辍学回家,帮助自己处理家事。为了支撑起这个小家,陈锡联去地主家里面干活,由于年纪小,不能在田里面干活,只能帮忙去放牛放羊。
1927年的时候,老蒋突然叛变了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破裂。为了把共产党人扼杀在摇篮里面,老蒋展开了四次大规模的围剿战争。我党也举行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试图用武装斗争的方式来反抗国民党统治。

班长|当年一位是师长一位是班长,48年后师长成副国级,班长成正国级
文章插图
可是由于攻占的目标是大城市,敌我力量对比悬殊,我军损失惨重。后来在毛主席的带领下,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走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道路,与此同时,在根据地也展开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所谓土地革命,就是要变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到1929年的时候,红军队伍来到了湖北红安,红军战士一方面宣传马克思主义,一方面落实土地革命。陈锡联一家获得了小份土地,生活比以前安逸了许多。为了把获得的一小块土地保护下来,陈锡联加入了我党,成为了红军中的一员。
陈锡联作战特别勇猛,小小年纪竟然有无限的能量,在他14岁的时候,就敢单枪匹马地与敌人搏斗。到他20岁的时候,就已经成为了师长。

班长|当年一位是师长一位是班长,48年后师长成副国级,班长成正国级
文章插图
儿童团团长出家的李德生,后来成班长
1916年的时候,李德生出生在河南省新县。家庭条件也不是特别好,父母也没有能力把他送到私塾去学习。李德生的童年过着无忧无虑,每天就知道玩耍,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更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