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户|日本人最崇拜的中国人:东渡日本后创建江户学派,催生明治维新
提起朱舜水,中国几乎很少有人知道他。在日本,他却被后醍醐天皇尊为老师,开创江户学派,对日本的儒学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也奠定了后来明治维新的思想基础。
文章插图
朱舜水雕像朱舜水,这是到日本后取的号,类似于苏东坡一样的尊称。日本人不敢直呼其名,因其故乡在舜水之畔,而被敬称为朱舜水。其本名朱之渝,浙江余姚人。祟祯年间,礼部推荐“文武全才第一”的朱之渝做官,朱之渝不肯答应。为什么呢?朱之渝早已把明朝官场看得十分透彻,他对妻子说,如果我中进士做官,第一年就能当上县令,三年后升为科道京官,然后会因为建言而得罪大官,全家都无法保全。因此,朱之渝坚决不肯出仕,不愿意同流合污,一心读书做学问。
文章插图
电影《大明劫》中的崇祯皇帝祟祯上吊、满清入关,神州沦丧,福王朱由崧称帝,一年三次征召朱之渝都被拒绝。朱由崧大怒,下旨以“不受朝命,无人臣礼”的罪名抓他,朱之渝星夜逃往舟山避祸。朱之渝不应征召,不是因为不爱国,而是因为讨厌那个乌烟瘴气的官场。恰恰相反,朱之渝比当时官场上绝大部分人都爱国。清军入关以后,他一直在积极联络各路抗清义军,利用海路优势,来往舟山、日本、安南等地,为义军筹款筹粮。
文章插图
反映抗清行动的小人书朱之渝的气节令他的敌人都折腰,清军刘文高部俘虏过他,逼他剃发降清,朱之渝宁死不屈,刘文高被感动,因而偷偷放了他。在辗转到安南的时候,安南王连杀数十人,要朱之渝下跪,安南大臣用树枝在他面前沙地上写了个“拜”字,朱之渝抢过树枝加了个“不”,挺身受刑。安南王终感其忠,没有再为难他。1660年,朱之渝受郑成功、张煌言的邀请,参加了郑成功的北伐部队。可惜的是,北伐失败,复国梦想再无实现可能。朱之渝不愿归顺清廷,剃发易服,只好东渡日本,从此离开了这片国土。
文章插图
朱舜水东渡日本由于日本的锁国政策,朱之渝无法进入日本,一直在海上漂流。在与日本友人安东守约等的书信往来中,安东守约被朱之渝的学识所慑服,屡次前往幕府疏通关系,让朱之渝登上了日本,成为当时日本闭关锁国阶段第一个定居在日本的中国人。在安东守约等友人的推荐下,幕府大将军的叔父、幕府宰相德川光国拜朱之渝为国师。公元1666年6月,朱之瑜抵达江户。德川光国亲执弟子礼,认为朱之瑜年高德重,不敢直接称名称字,朱之瑜就以故乡“舜水”为号,意为“舜水者敝邑之水名也”,以示不忘故国故土之情。
- 历史上最悲惨皇妃:6岁入宫,17岁怀孕,18岁因分娩迟活活被饿死
- 贵族|唐朝最后一个贵族有多牛宰相想娶五姓女,科举制度只为压制他们
- 《康熙王朝》中,那两道最关键的匿名奏折是谁上的?
- 刘邦|戚夫人年轻貌美,独得刘邦专宠多年,最后为何下场那么惨
- 三星堆|三星堆为何如此神秘?高手列出几大证据,最后竟指向古埃及文明?
- 赵云|赵云一生没有斩杀名将,为何能够排行第二?大局观最重要
- 汉武帝一生最悔恨,最悲痛的一件事
- 永历帝|乱世中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后,数次拼命救皇帝,南明灭亡后她很凄凉
- 本周晴好天气为主 最高温“2”字头
- 三星堆|为什么最近央视都在播三星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