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为何自秦始皇后,历代皇帝都以朕自称?专家:把“朕”字拆开念,你就明白了
古诗中提到: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诗人是朝中为皇帝、为国家效忠的一员,有必要为皇帝进献良言,此时便会功成名就。自古以来皇帝就是封建社会的尊贵身份的象征,同时在君权神授的影响之下,皇帝的号召力是无与伦比的。
【 历代|为何自秦始皇后,历代皇帝都以朕自称?专家:把“朕”字拆开念,你就明白了】
文章插图
但是自古以来,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皇帝都会自称为朕,而用朕这样的自称代号又有何渊源呢?专家表示,你把朕字拆开来念,就明白了。根据记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吞并了六国,实现了统一中原的政治举措,自称自己为始皇帝。意思就是说从自己之后的历代统治者可以延续自己的政治制度,称之为皇帝。
然而皇帝其实是两个字的含义融合而成,上古时期中国历史上就已经出现了三皇五帝,分别是伏羲,神农和女娲为三皇,五帝是指黄帝,炎帝,太昊,少昊和颛顼。秦始皇在统一六国的时候,自认为自己的功德可以与三皇五帝所媲美,于是将皇和帝二字的含义进行了融合,也就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1位皇帝。
文章插图
大概是在公元前3000年前,这一段时间点是中国文明的起始时间点,距今已经有了5000年的历史。人们进入远古社会之后,陆续形成了一些部落,然而成为部落首领的人们也演变出来了一些政治文化,发展起了中华文明的开端,而这时候也慢慢有了皇的概念。
而像后来奴隶主社会时期所诞生的国王,也只能是名义上的王,而不是皇帝。这时候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多半会称自己为寡人,或者是孤...自称还没有往朕这个方向演变。公元前220年前后,当时的秦始皇已经建立了系统的中央集权制度之后,关于自称最开始的时候也并没有确定下来,而是由朝中大臣进行建议。
文章插图
最终从很多种建议里,秦始皇本人亲自挑选。而在建议的草稿当中也有最为常见的自称,比如说吾、余、我、台、朕…而在秦始皇时期,是由象形文字向小篆字体演变的时代。而在早期时朕的字形边旁是舟字旁,右边是一个火和廾。当时的人们都认为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驶工具,只有身份尊贵的人在出行工具中会使用到这个。
文章插图
所以舟不仅彰显了使用者的身份,而且还体现了这个人拥有的财富价值很高。而右边的两个小部分用当时的话来讲就是火种的意思,拿君权神兽的政治思想来讲,火种也就意味着是百姓们心中的希望。所以三者结合到一起,刚好符合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1位皇帝想要带给普天下百姓福泰民安的政治期望。
- 李世民杀单雄信时,为何秦琼程咬金不吭声?程咬金:他差点坑死我
- 周世宗:仅在位6年,为何被视为“五代第一明君”,堪比秦皇汉武
- 兵权|李世民登基后,为何会放过秦琼这些握有兵权的人?杀了就坏事了
- 贾谊:汉文帝格外重视,27岁跃升高级官员,为何还是抑郁而终?
- 武状元比文状元差在哪,为何在历史上没存在感?
- 成君|许平君和霍成君死后,汉宣帝为何选一个不好看又克夫的人为后
- 刘备临终的时候嘱咐了一段话,为何重用叛徒魏延,却不愿用赵云?
- 刘秀|史上三个叫丽华的女子,都貌美如花,为何命运却截然不同?
- 曹操重金赎回蔡文姬,为何将她嫁给没文化庄稼汉?专家:不是下嫁
- 刘邦|戚夫人年轻貌美,独得刘邦专宠多年,最后为何下场那么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