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史记》中这段记载,被证实不可能存在,揭开两千年前的弥天大谎
在现代历史学界,太史公撰写的《史记》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该书也被众多历史学家认为是少有的正史典籍,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结果恰恰相反,《史记》中有一段记载就被确认是“胡编乱造”,究竟是哪一段记载呢?小编今天就为您揭秘。
文章插图
《史记》为汉代司马迁所著,记述了从三皇五帝到汉武帝期间的所有历史事件,被大文学家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然而,凡是史学家都会犯一个毛病,那就是歌颂当朝并抹黑前朝,司马迁当然也不例外,他是秦始皇的铁杆黑粉。
在《史记》中,司马迁对秦始皇进行了诸多的抹黑描写,将其描绘成一个昏庸、残暴、多疑的暴君,同时也让后世之人对秦始皇有了相当大的误解。今天我们所讲的这件事,也是在《史记》中所真实记载的,这便是“博浪沙刺秦”事件。
文章插图
《史记》记载,公元218年,秦始皇出函谷关,过洛阳第三次巡游,在经过博浪沙时遇到了刺客的袭击。这次袭击事件的总策划人,就是后来被称为“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此时的张良还是一个落魄的韩国贵族。
张良在说秦始皇要巡游后,特意找来了一位大力士实施刺秦活动。大力士以120斤(相当于现在的60斤)铁锤为武器,在博浪沙附近投掷铁锤偷袭秦始皇,只是因为不认识秦始皇的主车,误用大锤砸碎了副车,这才导致刺秦失败,也让张良成了全国通缉犯。
文章插图
《史记》原文为:“良东见沧海君,得力士,以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误中副车。”
此事一出,后世史学家纷纷以此赞扬张良的爱国情怀,并对其勇气大加点赞。然而,疯狂的吹捧过后,冷静下来想一想,这看似“合情合理”的事件,在仔细的推敲之下似乎变得有些不合理了。怎么回事呢?我们可以试图仔细分析一下。
文章插图
这一次刺秦的活动不比荆轲刺秦,在此之前秦王已经遇到过两次刺杀,因而在心理上有所防备,从他变换车辆的做法上就可见一斑。再者秦始皇巡游必然要带着不少的卫兵,这些卫兵都是从秦国虎狼之师中挑选出来的精英,一旦发现情况,立马会采取防御措施。故而,张良与大力士此次的刺秦难度要远远高于荆轲。
从《史记》中的记载来看,大力士砸碎秦始皇车辆时用的是投掷的方法,一个60斤的铁锤砸碎木质结构的车辆并非不可能,但是必须需要足够的力量才能达到这种效果。此时一个问题就出现了,大力士究竟能将铁锤投掷多远呢?
- 《康熙王朝》中,那两道最关键的匿名奏折是谁上的?
- 《锦心似玉》罗二娘过得差,不是嫁错人,而是犯了这些错误
- 《锦心似玉》原著善待怀孕妾室的丹阳县主:她的心计,太悲哀了
- 刘备|《三国演义》中单挑三人组哪个更强?答案不是刘关张三人!
- 《四方坦然》国家级工艺美术师 杨国琴原矿底槽清(绞泥)
- 杨播|短短二十年,这家人中竟然诞生了39位高官,堪称奇迹
- 《司藤》秦放身世之谜解开,和司藤合体生女,下场却比白英还惨
- 800多年前无名诗因《大宋宫词》走红,铁杆诗迷却表示:用错了
- 镇魂街:大御天并不完全相信人类,皇甫龙斗其实不想杀鬼符三通
- 流传后世、众说纷纭的《川鼻草约》到底签没签?请看详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