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谋|奥匈帝国末代皇帝,一个决定令帝国灭亡,密谋复辟被流放荒岛而死
奥匈帝国在近代历史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1867年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联合组成,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哈布斯堡王朝从1526年开始统治匈牙利王国,1804年开始统治奥地利帝国。1867年,奥地利帝国皇帝弗兰茨·约瑟夫一世联合奥地利帝国和匈牙利王国,奥匈帝国诞生。奥匈帝国建立后,与英国、法国、德国、俄国并列为欧洲五大强,但奥匈帝国的国祚却相当短暂,只经历了两代皇帝共51年。奥匈帝国之所以灭亡,是因为在一战中战败,但鲜为人知的是,奥匈帝国末代皇帝卡尔一世的一个决定,直接导致了帝国灭亡。
文章插图
卡尔一世的祖父是卡尔·路德维希大公,卡尔·路德维希大公是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弟弟,所以奥匈帝国的开国皇帝与末代皇帝是伯祖和侄孙的关系。原本弗兰茨·约瑟夫一世有个儿子鲁道夫皇储,但早在1889年离世,而且鲁道夫皇储没有儿子,1916年弗兰茨·约瑟夫一世去世前,就指定侄孙卡尔一世继承帝位。不巧的是,卡尔一世接手的奥匈帝国是个烂摊子。此时的奥匈帝国深陷一战泥潭,胜利天平倾向于以英国、法国、俄国为首的协约国,而以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为首的同盟国不断在战场上失利,同时国内出现各种社会动乱和民族矛盾。事实上,卡尔一世生性善良,希望各国之间能和平共处,他是极其讨厌战争的,所以为了自己国家不再出现伤亡,卡尔一世主动与协约国举行议和。
文章插图
奥匈帝国与协约国之间的议和是秘密进行的,奥匈帝国的臣民并不知情,其盟友德国更不知情。卡尔一世最初的目的就是想奥匈帝国与协约国停火,让奥匈帝国退出一战。可惜协约国的胃口相当大,英国、法国、俄国都想侵占奥匈帝国的领土,如果奥匈帝国想退出一战,必须割让指定的领土,否则战争还得继续下去。让人意外的是,卡尔一世在领土问题上毫不含糊,他坚决拒绝割让奥匈帝国的任何一块领土。卡尔一世态度坚决,他决定不会用割让领土换取和平,这个决定导致他之前与协约国的议和全部破裂,后果当然就是战争继续进行。
文章插图
到了1918年,一战局势已基本明朗,同盟国不断在战场上损兵折将,尤其是奥匈帝国的伤亡非常严重,国内发生的各种反对君主制的活动也无法平息。卡尔一世在情况危急之下,接受了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给他的建议,让奥匈帝国境内的各民族成立自治政府,但此举适得其反,不仅没有稳定国内局势,反而加速了奥匈帝国解体。同年11月,一战胜负已分,奥匈帝国成为战败国,国内终于爆发了反对君主制的革命,但卡尔一世迷恋帝位,他声称可以放弃所有皇帝权力,但不会放弃帝位,也就是说他可以放弃君主专制,接受君主立宪。但是革命党人不买卡尔一世的账,奥匈帝国议会迫于压力强行废掉卡尔一世,卡尔一世不再是奥匈帝国皇帝,至此国祚51年的奥匈帝国二世而亡,分裂成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多个共和制国家。
- 美帝国主义是全世界人民的公敌 50年前的红色反美宣传画
- 蒙古帝国的历史不是只有元朝——谈谈不容忽视的四大汗国和北元
- 杭州|杭州,或在这首古诗中永生
- 另一个版本的大秦,中国古人眼中的罗马帝国是什么样子的?
- 鲁肃|周瑜死于气量狭小?其实不然,而是死于孙权和鲁肃的一次密谋
- 蒙古|“帝国双璧”远不止卫青霍去病,其实还有这几对组合!
- 《大秦帝国》读书笔记九:知耻而后勇,为秦始皇横扫天下保驾护航
- 晚清掘墓人:占地仅3%的帝国 因何坐享了清朝的半壁江山
- 她跟弟弟生子,为掩盖私情帮哥哥打下商业帝国,死前含泪状告哥哥
- 《大秦帝国》:从吕不韦、嬴政看,何时法律从变?何时法律从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