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德事|曹操手下的一流谋士,能力不输于郭嘉,因为干了件缺德事无缘相位( 二 )


不过,按照《魏晋世语》(专门记载魏晋两朝的名人轶事,裴松之为《三国志》做注时,经常引用此书的内容)的解释,程昱憾失相位并非由于性格缺陷和年龄劣势,而是因为他早年间曾做过一件缺德事,由此导致声誉大损,失去拜相的可能性。这件缺德事,还要从曹操跟吕布争夺兖州说起。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与吕布鏖战濮阳期间,兖州发生持续数年的大饥荒,严重的粮食歉收导致谷物腾贵,一斛竟能卖到50万钱,很多地方由此出现“人食人”的惨剧(详情见《三国志·卷一》。在这种情况下,曹操被迫遣散新招募的士兵,但即使如此也无法养活剩余的士兵。士兵吃不饱就没有战斗力,而没有战斗力便无法对抗吕布,如此一来,收复兖州的前景便变得异常渺茫。

缺德事|曹操手下的一流谋士,能力不输于郭嘉,因为干了件缺德事无缘相位
文章插图
程昱与曹操
为解决军粮短缺问题,程昱率军前往老家东阿县,强行把百姓家中储藏的救命粮全部抢走,好不容易帮曹操凑足3天份的军粮,令全军上下非常高兴。但事后大家得知,程昱抢来的粮食质地并不纯正,因为里面夹杂着不少的人肉干。真相曝光后,舆论为之大哗,很多同僚都指责程昱的所作所为令人发指,简直跟禽兽无异。
虽然曹操能体会程昱的苦衷,并没有对此进行责罚,仍然像往常那般信任他,但无论如何,程昱的声望就此大打折扣,深受朝野内外的鄙视。因此,当曹丕向臣僚流露出想要进拜程昱为三公的意向时,反对者大有人在,魏文帝无奈,只好就此打消这个念头(“初,太祖乏食,昱略其本县,供三日粮,颇杂以人脯,由是失朝望,故位不至公。”见《三国志·卷十四》注引《魏晋世语》)。

缺德事|曹操手下的一流谋士,能力不输于郭嘉,因为干了件缺德事无缘相位
文章插图
程昱死后,曹丕甚是悲伤
黄初元年(220年),就在曹魏立国还不满1个月的时间,时为安乡侯、卫尉的程昱病逝,享年80岁。获悉程昱的死讯后,曹丕流涕不止,下诏追赠他为车骑将军,谥曰肃侯,并允许程昱的子孙世袭侯爵。程昱虽然生前没能当上宰相,但死后却能从祀于曹操庙庭,也算是名垂后世、备极荣哀了。
史料来源:《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