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厉王|成也宣王、败也宣王:周王室最后的荣光造就中兴也深埋恶种( 二 )


周厉王|成也宣王、败也宣王:周王室最后的荣光造就中兴也深埋恶种
文章插图
(清朝时期的藉田礼情景)藉田象征的意义是非凡的,主要意在鼓励民众多事生产,否则大家都没有好日子过。可周宣王为何要将藉田礼废除呢?这实则关系到整个西周时期的经济制度。大家都知道,周王室能够为天下共主近八百年(后期是名义上的)的本质还在于制度,以宗法制为核心、以分封制为外延、以礼乐为关键、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四大护国制度”。
周厉王|成也宣王、败也宣王:周王室最后的荣光造就中兴也深埋恶种
文章插图
(周初形势图)内修政、外除患,中兴初显到了周宣王这个时期,这“四大护国制度”也快名存实亡了。宗法制强调的就是一个血缘关系,可西周都传了十一代君主了,再亲密的关系历经这么多年也该过期了。况且那个时候通信设备也不是那么发达,大家传信全靠马,可能十来八年都不一定能够见上一面,关系疏远本就正常。分封制则是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二者为表里关系,自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礼乐制度则是伴随井田制的瓦解所崩溃的,这就是大家熟知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了。
周厉王|成也宣王、败也宣王:周王室最后的荣光造就中兴也深埋恶种
文章插图
(周礼)而周宣王废止藉田礼也是因为井田制的瓦解,简单来说,就是周王室手底下所持有的公田也不多了,发展了这么多代,诸侯王、大臣都一贯操持着“我不拿别人就会拿”的目的,大肆的侵夺公田。在古代社会最重要的财富是什么?单纯的你才会以为的金子,实际上是人口与土地。集体耕种的公田被侵夺,那还让大家种个锤子?难道让那些贪墨公田的大臣把到胃里的“肉”再吐出来吗?周厉王这么试过,可惜结局很悲惨。周宣王引以为戒,索性不再纠结此事,遂废除了藉田礼。当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诸侯国势力发展的强劲,也为后来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崛起埋下至关重要的一笔。
周厉王|成也宣王、败也宣王:周王室最后的荣光造就中兴也深埋恶种
文章插图
(周宣王时期西周疆域图)安稳了内政,便要解决外患问题了。周宣王主政时期对于四方东夷、南蛮、北狄、西戎的军事征伐贯穿了其人一生,首先便是对西戎问题的处理。西戎与周王室之间的关系算得上是老冤家了,在西周末期周幽王执政期间,西戎便入侵镐京,成为了直接灭亡西周的元凶。在周宣王时期,西戎依然闹得很凶,但好在未形成可观的势力。作为农耕民族宿敌的游牧民族西戎,在军事组织上还未形成体系,就像是狼群出猎一样前来镐京周边劫掠一番,欣然而归。王公大臣不受其害,可苦了那些务农民众,年岁收成尽数丧失、甚至可能危及性命。周宣王果断派兵主动出击西戎,当时在西边与西戎最早抗击的部众,还是秦国的先人奋勇当先、流血牺牲,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周宣王还派遣南仲镇守朔方一带,抵御西戎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