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没有让中国进入海洋时代这是一场亏本的买卖
各位看官怎么看待这件事情呢,欢迎在评论区告诉小编哦各位小主们,小编又和大家见面了,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可以和小编提出来哦。15世纪,注定是人类海洋时代的开端。在15世纪,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家进行了大航海运动,发现了新航路,将世界联系在了一起。而在亚欧大陆的东边,明朝有郑和七下西洋的远航活动。每当想起中国的舰队穿梭在烟波浩渺的印度洋之时,我们总是澎湃不已。然而,明朝的船队的帆影很快就消失在了印度洋,取而代之的是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的船只。为什么明朝不能坚持航海运动?郑和下西洋究竟对中国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这都是我们需要深刻反思的。一,郑和下西洋目的:追求万国来朝对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目前史学家是总说纷纭。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为了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朱允炆,其依据来源于《明史郑和传》的记载:“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然而郑和的船队在前后7次远航,都进入了印度洋地区,甚至到达了非洲,这明显不是为了寻找建文帝。寻找建文帝最多只能算是郑和下西洋的附带目的。
文章插图
明成祖朱棣另有说法,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联合印度共同抗衡帖木儿汗国。永乐二年(1404年)十一月,帖木儿集结数十万大军准备远征明朝。第二年2月,朱棣就命令甘肃总兵左都督宋晟开始防备。不过很快,帖木儿就去世了,帖木儿帝国随之分裂,对明朝的威胁就解除了。因此“联印抗帖”的说法也是站不住脚的。
文章插图
帖木儿帝国另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同海外国家发展贸易,以增加国库收入。如徐一夔在《始丰稿》中认为,明朝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国家需要扩大海外市场,增加财政收入。然而,该观点完全忽视了明朝一贯推行的“海禁”政策,也就是禁止民间对外贸易。明朝虽然有资本主义萌芽,但是仅仅限于个别城市的个别行业,远远还未达到需要扩大海外市场的地步。另外明朝坚持“重农抑商”,发展工商业不符合明朝的基本国策。而郑和下西洋也没有达到增加国库的目的,反而因为“薄来厚亡”,最终导致国库空虚,不得不停止。
文章插图
那么郑和下西洋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根据众多的史料来看,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宣扬国威,以表现自己的“天朝上国”地位。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巩珍写的《西洋番国志》记载:“永乐初,敕遣中外重臣循西海诸国昭示恩威,扩往圣之鸿规”。很明显,永乐皇帝希望通过庞大的舰队来展示明朝的强盛,达到“招抚远人”“万国来朝”的景象。中国古代总是将自己看做是“天朝上国”,而将其他国家和民族贬斥为“蛮夷”,认为世界所有的“蛮夷”都应该臣服于“天朝”,向“天朝”朝贡。这种妄自尊大的思想在明朝时期发展到了顶峰。梁启超曾经对下西洋的事件评价:“雄主之野心,欲博怀柔远人、万国来同等虚誉,聊以自娱耳”。
- 吴氏|刘备死后11年,他的老婆吴氏,引爆一场“皇室丑闻”,诸葛亮都看不下去
- 官员宿娼,如果犯到朱元璋手里,会是什么惨痛下场?
- 张灵甫|张灵甫牺牲后,19岁的妻子远赴美国,60年后登上孟良崮,留下4字
- 明朝士兵500年前种下1棵树,1920年被大地震撕成两半,如今还活着
- 曹操重金赎回蔡文姬,为何将她嫁给没文化庄稼汉?专家:不是下嫁
- 刘邦|戚夫人年轻貌美,独得刘邦专宠多年,最后为何下场那么惨
- 庞统|蜀国为什么不能统一天下!庞统临死前说句话,诸葛亮听后想归隐!
- 将士|将军带兵打仗,上厕所时看到一群蚂蚁后,为何赶忙下令撤退
- 中国女孩为爱嫁给非洲拳王,3年生下2个孩子,现在男方已二婚
- 为什么吕后没对薄姬下手,是出于女人的同情,还是政治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