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日本老兵到中国旅游,在纪念馆见到自己当年的装备,当场提出要求

佐田雅仁,日本侵华陆军第12旅团一情报兵。1943年时,在沦陷区江苏苏北的淮海地区,负责搜集我方抗日情报。一天,在淮安地区执行完任务,骑车返回据点的途中,他们几个情报兵顺路到附近村庄抢些东西。不料,在这里他遇到了中国的情报兵,险些丧命。
提出|日本老兵到中国旅游,在纪念馆见到自己当年的装备,当场提出要求
文章插图
(配图,自行车被用于战场)当时,他们正在村里抢鸡鸭,携带子弹武器的自行车,被他们扔在村头的旱沟边。几名中国侦察兵注意到,发现这是个获取敌军武器弹药的好机会。他们拔出枪开了几枪,正抢东西的鬼子由于身无武器,吓得立即蹿到附近庄稼地里。中国侦察兵趁机迅速行动,缴获子弹袋和一辆自行车。这骑走自行车的,就是21岁的女兵,新四军3师8旅政治部敌工连连长李春华。后来,这辆战利品被领导奖励给她,用于继续侦察。
提出|日本老兵到中国旅游,在纪念馆见到自己当年的装备,当场提出要求
文章插图
(日军配图)这辆车,与我国1980年代的载重自行车几乎没有差别,就是轮子稍厚,钢条较粗。另外,车把下的立柱上,镶有“满”字车牌,证明这是一辆由侵华日军在满洲某“会社”生产的伪满车辆。日军的战场工具,拿来为我所用,也是杠杠的。
提出|日本老兵到中国旅游,在纪念馆见到自己当年的装备,当场提出要求
文章插图
(该车的车牌“满”)李春华作为一名女兵,战场上巾帼不让须眉,曾获得抗日战争等三级独立自由勋章。而这辆被她缴获的自行车,对她也是功莫大焉。那时,有辆自行车作用可大了,战场上用于侦察,灵活、方便、迅速、噪音小,还能驮伤员。战争中,它给了李春华莫大的帮助,成了自己战场上最亲密的“无声战友”。解放后,李春华老兵视该车为宝贝,走哪带哪,保护得十分完好。
提出|日本老兵到中国旅游,在纪念馆见到自己当年的装备,当场提出要求
文章插图
(李春华老人)1986年,江苏盐城建新四军纪念馆,64岁的李春华割爱,把伴随了自己40多年的自行车捐给了纪念馆。事情无巧不成书。2年后,自行车的原主人、当年在村里抢鸡鸭的日本老兵佐田雅仁,来到纪念馆,认出了这辆自行车。据媒体报道,佐田雅仁在日本投降后,被遣返回国,向文化界发展,成立了佐田企划会社。随着年龄的增长,佐田对自己在中国犯下的罪行身怀愧疚和负罪感。
提出|日本老兵到中国旅游,在纪念馆见到自己当年的装备,当场提出要求
文章插图
(配图:游客参观新四军纪念馆)1980年代,他的公司与央视合作拍摄纪录片《话说长江》,创下中国电视纪录片收视率之最。1988年8月,他在盐城外事办负责人和新四军纪念馆负责人的陪同下,参观该馆。在李春华捐献的自行车面前,他停下仔细端看,上下左右反复打量,并从自己的行李包中拿出一记事本。“1,2,0,424……”佐田指着自己的老记事本上的数字,仔细和车上的钢印核实,一字不差,“这,这就是我当年丢弃的那辆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