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联军|龚自珍儿子英法联军由他带路,火烧圆明园,被质问时拿父亲反驳

龚氏一族名气最大的莫过于清代诗人龚自珍了,即便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也一定听说过他写的诗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英法联军|龚自珍儿子英法联军由他带路,火烧圆明园,被质问时拿父亲反驳
文章插图
正如他的诗词一般意气风华,龚自珍做人做事也是如此,在林则徐虎门销烟时,他就异常支持,同时他又建议林则徐加强军事设施,做好抗击英国侵略者的准备,可以说卓识远见;对于腐朽不堪的清政府,他则主张革除弊政,改革科举制,多方罗致“通经致用”的人才。。。只是改革就会动了既得利益者的蛋糕,他们自然不会同意。1829年,已经六次会试的龚自珍参加殿试,撰写了《御试安边抚远疏》议论新疆平定准格尔叛乱后的善后治理,所有的阅卷官员都很惊讶此考生的才气,只是当时主持殿试的大学士就是有名的“多磕头、少说话”的曹振镛——他最后拍板将龚自珍置于三甲第十九名,不得入翰林——正是在这样的打击下,龚自珍郁郁不得志,十年后他辞官南归。。。做了教书育人的先生,1841年9月26日,突患急病暴卒于丹阳!
英法联军|龚自珍儿子英法联军由他带路,火烧圆明园,被质问时拿父亲反驳
文章插图
一世英名,足以流芳千古,然而龚先生的这番遭遇竟被自己的儿子用作“汉奸”的说辞:龚自珍的儿子名叫龚橙,别号半伦,这是他自己取的,因为在“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这五伦中,他只认“夫妻”,而这“妻”不过是自己的一个小妾,只能算为“半伦”,所以他叫龚半伦!父亲的聪明才智也遗传到了他的身上,喜好收藏古籍,与色目人结交,虽然没有专业学过,但却熟知满洲、蒙古、唐古忒多种文字,即便是在英国大使面前说英语时也使英国大使大吃一惊。。。对于父亲,他也谈不上尊重,龚自珍死后,龚半伦总是拿出他的文稿,随意改动,与此同时手拿竹鞭敲击木主道:某句不通,某字不通。因为你是我的父亲,我才为你改正,使你不致欺蒙后人。。。
英法联军|龚自珍儿子英法联军由他带路,火烧圆明园,被质问时拿父亲反驳
文章插图
因为经常与色目人结交,在上海时龚半伦结识了英国公使威妥玛,被威氏招至幕府,聪明、风流、有性格,龚半伦在旅居沪上的外国人中八面玲珑,尊称“龚先生”!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城时,毫无羞耻之心的龚半伦主动请缨带路,给英法联军当翻译,引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来慈禧派遣恭亲王奕訢前来议和,龚半伦再次充当英法一方的谈判翻译兼参谋,因为通晓大清帝国的实力,所以龚半伦一直引导着英法联军把手探进大清帝国的口袋中,愈来愈深,前来议和的奕訢当即震怒:龚橙你世受国恩,为何为虎作伥?!龚半伦一点也没有逊色,当即反驳道:“我父亲不得入翰林,我穷到靠外国人糊口,朝廷于我龚氏,何恩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