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验|刘备临终遗训此人不死,蜀国必亡,诸葛亮未听,结局句句应验!


应验|刘备临终遗训此人不死,蜀国必亡,诸葛亮未听,结局句句应验!
文章插图
有时候第一面的眼缘是颇为重要的,诸葛亮对马谡就是一见面就喜欢上了,但刘备却不这么看。至于马谡这个人能力如何,首先他通兵法,若没有能力怎么得到诸葛亮青睐呢,何况现实中他也弥补了诸葛带兵打仗的短板,两人彻夜探讨军事战略。
应验|刘备临终遗训此人不死,蜀国必亡,诸葛亮未听,结局句句应验!
文章插图
有记载指明马谡是凭着会奉承才被喜欢的,这显然有些浅薄了,首先他们两个一定是兴趣相投的有缘人,其次诸葛亮觉得他大有用处罢了。马谡正好弥补了诸葛亮的缺点,两人亲如父子,他被斩杀前还书信一封向诸葛亮表明心迹,认为有此知己便无憾了。
应验|刘备临终遗训此人不死,蜀国必亡,诸葛亮未听,结局句句应验!
文章插图
当年主公临终托孤,让诸葛亮颇有压力,更需要马谡在对兵法理论的见解上帮他在军事上树立威严的形象。两人常常彻夜座谈,他从对方的理论战略上受益匪浅,毅然在首次北伐中不顾众人反对,坚持举荐马谡作为先锋。本来这次战争马谡若稳步前行便会战功显赫,威信自然也就有了,然而没想到他行事草率冒进,轻视敌军以至于失掉街亭,让军师失望不已。按律法诸葛亮不得不忍痛割爱亲自斩杀马谡,事后带孝恸哭,厚待了他的家人。他自然是不愿斩马谡的,然而是他违背了主公的临终遗言,不得不斩,以立威望。
应验|刘备临终遗训此人不死,蜀国必亡,诸葛亮未听,结局句句应验!
文章插图
遗言就是刘备两句话,认为马谡此人虚有其表,不能委以重任。没想到竟然在此战应验,刘备甚至表示只有除掉他才能保蜀汉平安。他作为主公并不和诸葛亮站在一个角度上看待问题,政权稳定国泰民安是他的夙愿,何况马良已手握大权,重用马谡只会助长兄弟二人气焰,威胁自己的地位。因此一直以来都派给马谡文员之事,但马谡对军事的爱好超乎常人,并不喜欢布置给他的琐碎事务,甚至也难以解决好百姓之间的纠纷,因此便让刘备觉得这人虚有其表没有能力。再加上一涉及战争马谡就侃侃而谈许久,更让刘备觉得他废话颇多,难以喜欢了。
应验|刘备临终遗训此人不死,蜀国必亡,诸葛亮未听,结局句句应验!
文章插图
在主公看来,他需要的是诸葛亮这样的雄才大略,能把政事处理得游刃有余。刘备在世时从未给过马谡上战场的机会,让他空有理论毫无经验可言,到了实战上难免出现失误。这么说来马谡的无能也是刘备不重视不信任的结果,诸葛军师虽给了他展示自我的机会,却因为极力想证明自己而陷入圈套,让人惋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