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关羽军旅生涯的巨大污点:对阵五子良将中的一员,三战三败

本期的三国战争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七十三至七十四回,发生在关羽斩杀庞德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关羽、曹仁和华佗。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关羽|关羽军旅生涯的巨大污点:对阵五子良将中的一员,三战三败
文章插图
汉水突然暴涨,淹没了于禁率领的七军营寨。关羽趁机率领水军出击,不仅将七军全歼,还生擒了于禁和庞德。此时,樊城也因为汉水暴涨的缘故,部分城垣也被河水冲塌。城内军民虽担土搬砖,仍无法完全全部的修补工作。

关羽|关羽军旅生涯的巨大污点:对阵五子良将中的一员,三战三败
文章插图
樊城的险情令部分曹军将士惊慌不已。有部分将领甚至建议曹仁趁着关羽尚未攻城尽快撤出樊城,一面全军覆没。曹仁也信心不足,下令准备船只,想要撤离樊城。谋士满宠指出,虽然目前水势凶猛,但不出十日必将退去。一旦放弃樊城,黄河以南地区也将在不久之后落入关羽之手,希望曹仁能够继续坚守樊城。

关羽|关羽军旅生涯的巨大污点:对阵五子良将中的一员,三战三败
文章插图
满宠的一番话说服了曹仁。为了鼓舞士气,曹仁骑着白马登上樊城城楼,宣布自己将继续坚守该城,如果再有提出撤退者斩首示众。曹仁的这番表态,坚定了军民的守城决心。将士们昼夜巡查,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城中百姓纷纷担土搬砖,修补城垣。果然,十天之后,洪水逐渐退去。

关羽|关羽军旅生涯的巨大污点:对阵五子良将中的一员,三战三败
文章插图
没过几天,关羽率兵进攻樊城北门。曹操在敌楼上发现了关羽,立即召集五百名弓箭手对准关羽放箭。关羽猝不及防,右臂中箭,翻身落马,被部下救走,此后便有了华佗“刮骨疗毒”之事。

关羽|关羽军旅生涯的巨大污点:对阵五子良将中的一员,三战三败
文章插图
小说作者对于樊城被围时遭遇的严峻局势之描述,符合历史的原貌。据《三国志?曹仁传》载,关羽“水淹七军”后,樊城的局势越发危急。该传称:“时汉水暴溢,于禁等七军皆没,禁降羽。仁人马数千人守城,城不没者数板。羽乘船临城,围数重,外内断绝,粮食欲尽,救兵不至。”

关羽|关羽军旅生涯的巨大污点:对阵五子良将中的一员,三战三败
文章插图
当时,的确有不少曹军将士向曹仁提出,放弃樊城,突围而出。但这个建议遭到了时任汝南太守满宠的拒绝。最终,曹仁接受了满宠的建议,亲自鼓舞将士,表达自己不弃守樊城的坚定决心。这里主要特别指出的是,樊城守军原本就是曹军精锐,不仅战力强悍,且纪律严明,服从性上佳。因此,将士们上下一心,这才保证了樊城不失。

关羽|关羽军旅生涯的巨大污点:对阵五子良将中的一员,三战三败
文章插图
不过,小说对于此战的描述中也有两个错误之处,首先便是小说中提到的曹军弓箭手射中关羽一事。在真实的历史当中,除了在七军覆没之前关羽曾经被庞德射中额头,就再无他中箭负伤的记载。很明显,作者进行这样的虚构,是为了给后来的“刮骨疗毒”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