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颖超|邓颖超临终前呼唤李鹏名字,但李鹏否认自己是周恩来、邓颖超养子( 二 )


因此这里生活过的孩子 , 对赵君陶有深厚感情 , 都亲切地称她为赵妈妈 。
邓颖超为什么有机会安排赵君陶呢 , 因为重庆的保育总会前身 , 是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 , 于1938年3月成立 , 总部设在湖北汉口 , 总会由国、共两党妇女领袖宋美龄、邓颖超负责 。
总会成立的初衷就是号召社会各界 , 尤其是妇女们联合起来 , 投身到的大规模营救战争难童的运动 。
1938年10月 , 日寇大兵压境 , 武汉危在旦夕 , 中国战时儿童保育总会被迫迁往重庆 。
抗战期间 , 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共拯救、培养在抗战中流离失所、失去亲人和家园的难童三万余人 。
在此期间 , 邓颖超奔波于几个保育院之间 , 一待就是好久 , 她不辞辛劳 , 跟孩子们同吃同住 , 做了大量的工作 , 受到社会各界的赞誉 。
很多保育院长大的孩子 , 都会唱这首保育院《战时儿童保育院院歌》:

我们离开了爸爸 , 我们离开了妈妈 , 我们失去了土地 , 我们失去了老家 。 我们的大敌人就是日本帝国主义和它的军阀 , 我们要打倒它!打倒它!
1941年2月 , 12岁的李鹏在组织的安排下 , 跟随一些共产党员被转移到延安 , 安排到中央组织部招待所住宿 。
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 一眼就认出来了 , 那是蔡畅阿姨 。 蔡畅跟李鹏的母亲赵君陶和蔡畅是亲密战友和姐妹 。
赵君陶在三十年代是中国妇女委员会的秘书 , 而蔡畅跟邓颖超则是妇委的委员 , 几个人的关系自然非常密切 。
赵君陶在中央妇委工作时 , 经常带着李鹏到妇委机关 。 大家都喜欢这个长得胖胖的 , 活泼和顽皮的小兰兰(李鹏的乳名)。
在李鹏喊阿姨的时候 , 蔡畅也随即认出了他 , 她对李鹏说:\"在这里住不方便 , 到我家里住吧 。 \"
那么 , 李鹏是什么时候认识周恩来的?
大家知道 , 周恩来一直负责统战工作 , 抗战时期在重庆待的时间很长 。 正是在重庆 , 李鹏见到了周恩来 , 那是1940年秋天 。
当时 , 12岁的李鹏还在育才学校就读 , 这所学校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创办的 , 师资力量非常雄厚 , 环境也非常好 , 在当时非常有名 。
李鹏见到周恩来的时候 , 邓颖超也在场 , 得知李鹏是烈士的后代 , 周恩来当即决定让李鹏到延安去学习锻炼 。
不久之后 , 李鹏就接到了重庆八路军办事处的通知 , 说要安排他到延安去 。 随同而去的 , 不止李鹏一个人 , 还有很多烈士子弟 。
\"周伯伯看到我非常高兴 , 对邓妈妈说 , 这孩子都长这么大了 , 越长越像硕勋了 。 邓妈妈说 , 我看更像君陶 , 大家哈哈大笑 。 \"李鹏回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