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崇祯的皇嫂1句话,阻止了崇祯南迁,使大明朝丧失了续命百年机会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 , 志在天下的李闯王统率大兵 , 兵临城下 , 把京城包围的铁桶也似 。 作为大明最后一位皇帝 , 34岁的崇祯眼见末日将至 , 表现出惊人的硬气 , 一不跑路 , 二不投降 , 而是选择了坦然接受命运的安排 , 决心与他为之奋斗了17年的大明社稷存亡与共 , 在历代亡国之君中 , 崇祯算得上是一个难得的有骨气的人 。
文章图片
然而这仅仅是道义层面的评析 。 从务实的角度出发 , 崇祯这样做显然是极不明智的 , 完全是一派意气用事 。 历代前朝 , 被敌兵攻破都城的非此一例 , 盛极一时的北宋王朝也有类似事变 , 但宋室皇族选择了南渡 , 度过危机后重整河山 , 徐图恢复 , 使得宋室江山得以延续百余年 。 崇祯末年的局势与此有很多相似之处 , 甚至还更有优势 。
文章图片
崇祯当时年富力强 , 具备丰富的对内对外斗争经验 , 最关键的是 , 他在明朝皇室中享有无与伦比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 这在当时是复明大业能否成功的决定因素 。 明末将骄兵惰 , 朝廷众多部门官吏一盘散沙 , 崇祯在世时虽已经举步维艰 , 但维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还是不成问题的 。 除了他之外 , 谁也没有这个能力担此重任 。
文章图片
【崇祯|崇祯的皇嫂1句话,阻止了崇祯南迁,使大明朝丧失了续命百年机会】所以后来 , 明朝皇族成员虽陆续在江南各省称帝 , 但由于缺乏足够的号召力 , 往往徒有虚名 , 没人把他们当回事儿 , 明朝残余武装派别林立 , 各自为战 , 致使反清复明大业迟迟打不开局面 , 甚至在总兵力远多于清兵的形势下 , 被人家打得节节败退 , 最终彻底覆灭 。 倘若崇祯不去选择君王死社稷 , 而是忍辱负重 , 南渡江东 , 凭借长江天险 , 和明朝各地依然雄厚的军事实力 , 收拾人心士气 , 很有可能重现划江而治的局面 , 使大明江山再续命百年也未可知 。
文章图片
历史曾经给过崇祯这样的机会 。 李清《三垣笔记》记载 , 早在崇祯十六年 , 崇祯见北疆关外形势日趋严峻 , 八旗兵甚至突破长城来到京城郊外 , 当时就已有了南渡的念头 。 他与大臣周延儒还密商过此事 。 不料走漏风声 , 崇祯的皇嫂、天启皇帝的皇后张嫣听说了 , 就跟崇祯的老婆周后说:"这是周延儒在坑害国家 。 祖宗社稷和陵庙都在这里 , 往哪里迁?"周后告诉崇祯 , 崇祯大怒 , 派人前去询问皇嫂 , 问她消息从哪里来的 , 要她交待此人是谁 。 皇嫂坚决不肯 , 甚至以自缢相威胁 。 崇祯只得作罢 。
文章图片
崇祯十七年正月 , 李闯王在西安称帝 , 兵锋直指京城 。 大臣李明睿见军情紧急 , 建议皇帝南迁 。 崇祯犹豫不决 。 三月初 , 闯军进入河北 , 李邦华、李明睿等大臣再提南迁 , 崇祯依然不能决断 , 既想南迁 , 又不想背负抛弃祖宗陵寝宗庙的恶名 。 于是召开朝会商讨 , 众人都同意南迁 , 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坚决反对 , 怒斥众人"意欲何为" , 众人都不敢再说话 。 崇祯再度动摇 , 搁置下来 。 优柔寡断和死要面子 , 最终把崇祯困死在紫禁城内 , 大明由此丧失中兴之望 。
文章图片
- 儿子|历史揭秘:看看武则天和慈禧的儿子是什么样
- 公主|无辜的公主, 成为两方厮杀的牺牲品, 和安禄山有什么关系
- 兵权|李世民登基后,为何会放过秦琼这些握有兵权的人?杀了就坏事了
- 吴氏|刘备死后11年,他的老婆吴氏,引爆一场“皇室丑闻”,诸葛亮都看不下去
- 成君|许平君和霍成君死后,汉宣帝为何选一个不好看又克夫的人为后
- 张灵甫|张灵甫牺牲后,19岁的妻子远赴美国,60年后登上孟良崮,留下4字
- 能观叶能赏花的植物,看上去普通,养一盆月月有花赏
- 三星堆|三星堆来自外星?假的!看完这几件文物就知道和中原关系多深!
- 刘备临终的时候嘱咐了一段话,为何重用叛徒魏延,却不愿用赵云?
- 《康熙王朝》中,那两道最关键的匿名奏折是谁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