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北宋的作死之路,其实在赵匡胤时就已经开始
北宋的作死是从宋太祖赵匡胤时期就埋下的。唐朝灭亡后,开封先后成为后梁,后晋,后汉,后周的都城。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依然以开封为都城。开封地理位置极佳,位于豫东平原之上,水路,陆路交通十分便利。这样的地势对于经济发展十分有利,但对于军事防御却十分不利。因为四周一马平川,无险可守。
文章插图
所以赵匡胤定都开封以后。一直想迁都别地。公元976年。赵匡胤借郊祀之名前往洛阳,并流露出迁都之意,群臣纷纷反对。并列举了八条难处:八难曰:京邑凋敝,一也;宫阙不备,二也;郊庙未修,三也;百司不具,四也;畿内民困,五也;军食不充,六也;壁垒未设,七也;千乘万骑盛暑扈行,八也。迁都之事阻力重重。但赵匡胤却也不妥协,一直借故留在洛阳,丝毫没有返回开封的意思。最后还是晋王赵光义前去劝说,以一句“安天下在德不在险”说服了赵匡胤。迁都不得,为了拱卫京师。宋朝必须常备几十万禁军保卫京师的安危,这给朝廷财政造成了巨大的负担。若是耗资巨大,能练出一只强军,倒也值得。但禁军的表现却实在是差强人意。因北宋自开国以来,为了防止唐末藩镇割据的局面重演,实行调兵权和统兵权分离的政策。这样的政策虽然避免了将领做大的危险,却也极大的削弱了禁军的战斗力。待100多年后金兵南下,禁军在金人面前几乎是毫无招架之力。
文章插图
北宋因痛失燕云十六州,在对北方的战事中一直处于不利地位,历代北宋皇帝无时无刻不想收复那里。北宋刚建国时,赵匡胤感觉契丹强大,因而定下“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但赵匡胤一直没忘克复燕云的夙愿。在统一南方的战争中专门设立“封桩库”,各国珍宝惧收入其中,希望将来能以赎买的方式收回燕云。而且若是辽人不同意,还能将财务用于军费,招募士卒,武力收复燕云。而后宋太宗赵光义先后两次北伐都被打的大败,第二次北伐屁股还不幸中了一箭。自赵光义之后,北宋对辽国的军事斗争便由攻势转为守势。但宋朝皇帝依然对燕云十六州心心念念,宋神宗驾崩前还曾留下遗诏,收回燕云十六州者封异姓王,可见执拗之深。
文章插图
时间来到公元1100年,那一年宋哲宗驾崩,因为膝下无子,只得在宗室中择一人登基。当时皇位的竞争者有简王赵似,申王赵佖以及后来的宋徽宗端王赵佶。因申王有眼疾被排除出候选人,宰相章惇建议立简王赵似,但太后却中意端王赵佶。章惇看出“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因而极力反对。但奈何孤掌难鸣,端王在太后的支持下还是登基了。宋徽宗文采斐然,治国却是个二流。当时金人在北方崛起,北宋的统治者们认为收复燕云之地的机会终于到了。所以,当马植从北方归来,献上“联金灭辽”之策,梦想开疆拓土的宋徽宗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
- 儿子|历史揭秘:看看武则天和慈禧的儿子是什么样
- 公主|无辜的公主, 成为两方厮杀的牺牲品, 和安禄山有什么关系
- 兵权|李世民登基后,为何会放过秦琼这些握有兵权的人?杀了就坏事了
- 吴氏|刘备死后11年,他的老婆吴氏,引爆一场“皇室丑闻”,诸葛亮都看不下去
- 成君|许平君和霍成君死后,汉宣帝为何选一个不好看又克夫的人为后
- 张灵甫|张灵甫牺牲后,19岁的妻子远赴美国,60年后登上孟良崮,留下4字
- 能观叶能赏花的植物,看上去普通,养一盆月月有花赏
- 三星堆|三星堆来自外星?假的!看完这几件文物就知道和中原关系多深!
- 刘备临终的时候嘱咐了一段话,为何重用叛徒魏延,却不愿用赵云?
- 《康熙王朝》中,那两道最关键的匿名奏折是谁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