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篡汉称帝是无奈之举,刘备虽在最好的时机称帝,无奈实力太弱
【曹丕篡汉称帝是无奈之举,刘备虽在最好的时机称帝,无奈实力太弱】公元221年 , 刘备在成都称帝 , 国号“汉” , 年号“章武” 。 蜀汉政权正式继承了大汉的国祚 , 那一年 , 曹丕篡汉建国 , 改国号为“魏” 。 不得不说 , 刘备称帝的时机选得相当的好 , 只是可惜国力实在太过羸弱 , 蜀汉最终只能沦落为一个地方政权 , 无法真正的匡扶汉室 , 重整大汉雄风 。
公元220年 , 曹操死了 。
文章图片
同年10月 , 曹操的儿子曹丕在众臣的劝进下 , 篡汉称帝 , 改国号魏 。 大汉王朝的国祚彻底的断绝了吗?并没有 , 虽然汉献帝被赶下台 , 封为山阳公 , 但是远在四川的刘备却看到的机会——当皇帝的时机到了 。
刘备从起兵镇压黄巾军 , 一路颠沛流离 , 东征西讨 , 逐渐壮大 , 他打出的重要旗号就是“匡扶汉室” , 这面旗帜给刘备带来了很多资源 , 比如陶谦让徐州给刘备 , 荆州刘表收留刘备 , 甚至后来的益州牧刘璋邀刘备入川等等 。 很多诸侯都是看到刘备既是皇室后裔 , 又打着匡扶大汉的旗号 。
汉献帝被迫禅让帝位给曹丕后 , 刘备称帝的时机成熟了 。 如果汉献帝一直在曹丕手下做傀儡 , 刘备最多也就是自封个汉中王而已 , 决然不敢贸然称帝的 , 这跟正统不正统没有关系 , 这和当时的士族人心有很大的关系 。
文章图片
刘备曹丕称帝不久就立刻称帝是最好的选择 , 当时天下虽然大乱 , 各地诸侯割据而治 , 大家都不鸟东汉朝廷 , 但是大家都自称东汉之臣 , 绝不敢有僭越之心 , 就连势力最大 , 实力最强的曹操直到临死都不敢有称帝之心 。
原因很简单 , 天下虽然乱 , 但却都是大汉子民 , 都以大汉刘氏为正统 , 刘氏宗族才是天下的共主 , 任何人想要改变这个宗庙、社稷格局 , 都会受到天下人的反感和痛恨 。
曹丕篡汉称帝其实是在做一次赌博——大汉朝中支持曹魏的臣子要比支持大汉的臣子多 。 更何况曹丕只有称帝才能驾驭曹操手下那批悍将能臣 , 曹操在世以丞相之资掌控群臣是没有问题的 , 只有三十多岁的曹丕即使位居丞相 , 爵为魏王 , 但是地位依然不够巩固 , 朝中想乘机扶汉弱曹的群臣大有人在 。
文章图片
曹丕只有篡汉称帝 , 才能彻底地解决以上两个问题:1、资历不够 , 威望不足;2、彻底断绝那些企图扶汉臣子的念想 。
曹丕的赌博虽然赢了 , 称帝过程很平稳 , 但是人心却散了 , 魏国的很多百姓依然以大汉子民自居 , 很多北方士人深为不耻 , 甚至逃离魏国等等 。
刘备在成都称帝 , 让天下人看到了大汉国祚的延续 , 同时刘备又称帝得名正言顺 , 汉献帝被废 , 大汉的国号依然延续 。 刘备在这个时候称帝 , 既可以让天下诸侯承认刘备政权的合法性 , 又给天下百姓一个信号 , 大汉王朝并没有覆灭 , 同时还能吸引一些心怀大汉江山的士族百姓前来投奔蜀汉 。
文章图片
刘备称帝的实际虽然很好 , 但是蜀汉的实力实在太弱了 , 在刘备称帝前一年 , 关羽丢了荆州 , 汉中孟达反出曹魏 , 这让本来就实力不足的蜀汉更是雪上加霜 。 刘备只能说在名义上继承了大汉的宗庙 , 实际上蜀汉也只能算是一个地方政权偏安一隅 , 直到后来被曹魏所灭 。
- 周世宗:仅在位6年,为何被视为“五代第一明君”,堪比秦皇汉武
- 贾谊:汉文帝格外重视,27岁跃升高级官员,为何还是抑郁而终?
- 成君|许平君和霍成君死后,汉宣帝为何选一个不好看又克夫的人为后
- 蜀汉|刘禅离世后,司马炎故意放了3件陪葬品,专家:每件都在挖苦嘲讽
- 曹操重金赎回蔡文姬,为何将她嫁给没文化庄稼汉?专家:不是下嫁
- 为什么我们被称为炎黄子孙?被刷屏,撒贝宁一举动让网友瞬间泪目
- 汉武帝一生最悔恨,最悲痛的一件事
- 项羽|项羽刚死,刘邦就杀了他的恩人,史学家:换来汉朝400年天下
- 刘邦|此人曾背叛刘邦, 汉朝建立后却得封侯, 并得善终
- 太子|汉武帝去世前说出一句遗言,群臣不理解,至清末果然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