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此人是忠诚于曹魏的大将,反对司马懿夺权,年近八十仍旧起兵反抗( 二 )


此人|此人是忠诚于曹魏的大将,反对司马懿夺权,年近八十仍旧起兵反抗
文章插图
王凌军事才华有余,却不懂政治,最终入了司马懿的圈套,不但未能匡扶魏室,还把自己搭了进去——在他只能调动自己部曲的情况下,司马懿一面下赦令,声称赦免他的罪过,一面北率大军直逼寿春。王凌知道自己无力与司马懿抗衡,为了避免寿春的百姓受到波及,在开战之前,便向司马懿面缚请降,被押回洛阳。一场浩大的政变,还未爆发,便被司马懿扼杀在了摇篮中,王凌也被扣上了谋反的罪名。最凄惨的是,因为他不战而降,在后人心目中,他还成了胆小的代名词。
此人|此人是忠诚于曹魏的大将,反对司马懿夺权,年近八十仍旧起兵反抗
文章插图
王凌图谋起事之时,已经七十七岁,虽然当时魏室衰微,但是他有资历,也有战功,就算他不对司马懿阿谀奉承,只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便可以善终,但是做为曹魏的旧臣,他并没有选择沉默,而是冒着“身名并灭”的风险,挺身而出,想要推翻司马氏,匡扶魏室。只可惜,他最终还是败了,他不但自己被扣上了谋反的帽子,还害死了他想拥立的新帝曹彪。分析到此处,我们不得不叹一声,王凌才是真正诠释了,那一句“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他在自尽之前,于已故旧友贾逵的祠堂中,那一声“贾梁道(贾逵字梁道),王凌固忠于魏之社稷者,唯尔有神,知之”的悲嚎,或许将永远回荡在历史长河中。本文所有资料均来自于《三国志》《三国志集注》等书,小编保证内容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