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关键词阅读:
婚姻的责任与爱情如何取舍?
鲁迅 , 将朱安当作母亲送给他的礼物 , 与许广平谈爱情 , 放下了对朱安的责任;闻一多 , 挣扎在责任与爱情之间 , 最终先婚后爱 , 将婚姻与责任合二为一 。
民国时期 , 老一辈的还在讲究包办婚姻 , 新一代的已经走上自由恋爱 , 胡适、季羡林、鲁迅等人恰好赶上了时代的变迁 。 他们迎娶的妻子 , 大都非自己所爱 , 文化水平更是不能强求 。
著名学者季羡林 , 他的妻子 , 便是只上过小学的彭德华 。
文章图片
一、与小学生结婚 , 有婚无爱
六七岁时 , 为了方便上学 , 季羡林就已经离开家乡 , 住到叔父家里 。
那个年纪的孩子 , 正是需要父母关爱的时候 , 可季羡林却不得不寄人篱下 , 即便叔父待他不错 , 他也从来不敢放肆 。
叔父脾气暴躁 , 第一个婶母又为人刻薄 , 季羡林的童年虽然不缺物质条件 , 过得却是战战兢兢 。
好在 , 季羡林争气 , 考上了清华大学 , 后来更是靠自己的力量获得了出国留学的资格 。 但是 , 这时候的季羡林已经20来岁 , 在长辈眼中 , 这是该要结婚生子、传宗接代的年纪 。
于是 , 在叔父的安排下 , 季羡林与彭德华相识 , 两人火速按照传统的“媒妁之言”订婚、结婚 。
这位彭德华 , 家境一般、长相一般 , 文化上只有小学文凭 , 季羡林叔父看中的是她的干活能力 。
季羡林家中人丁单薄 , 到了这一带男丁更是少得可怜 , 为此他承担着传宗接代、照顾家庭的重任 。 因此 , 如果季羡林要去国外留学 , 娶个贤惠的老婆势在必行 。
文章图片
彭德华 , 便是被这个“贤惠”的老婆 。
季羡林在德国的十年 , 彭德华一直苦苦支撑着这个家 , 战乱也好、贫穷也罢 , 她做好了妻子的本分 , 为丈夫安定了大后方
这样一个小学生妻子 , 哪怕没有文化 , 哪怕有婚无爱 , 也是值得敬佩的 。
二、德国十年 , 爱上异国女
在德国留学的十年里 , 季羡林有过一段神往的爱情 , 对方便是伊姆加德 。
那个年代 , 打印机并不普及 , 因为论文修改 , 季羡林经常需要四处寻找打印店 , 后来与他同住一条街上的迈耶家就成为他常去的地方 。
伊姆加德 , 便是迈耶家的女儿 。 十年间 , 季羡林多次修改的论文 , 几乎都是出自伊姆加德的手打印的 。
身在异国 , 朝夕相处 , 伊姆加德又生得十分美丽 , 季羡林难免会产生异样情愫 。
文章图片
每一次 , 季羡林带着乱糟糟的稿子去找伊姆加德 , 伊姆加德总是能够利用打印机将它理顺 , 这不仅减轻了季羡林诸多的工作量 , 更让季羡林为论文抓狂时心中得到许多安慰 。
季羡林知道 , 自己应该是不可救药地爱上了伊姆加德 。 可是 , 他们俩之间虽然有爱情 , 却不一定有结果 , 横亘在这两人面前的 , 不仅是异国 , 更有一段婚姻 。
季羡林已经在国内结婚 , 有了家室 , 他如何能够承受得住另外一段异国恋爱?
伊姆加德告诉他 , 可以选择留在德国 , 如此便可以不用考虑家室、不用考虑回国的工作 , 一切都已经安排好了 。
可是 , 季羡林思虑再三 , 没有同意 。
离开德国时 , 他在日记里如此写道:“我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她 。 但又有什么办法?像我这样一个人不配爱她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孩子 。 ”
三、一个担负责任 , 一个终生未嫁
季羡林留学多少年 , 彭德华便为家庭付出多少年 , 他没有办法放弃家庭、放弃为他苦苦坚守的妻子 。
在爱情与婚姻的责任面前 , 季羡林选择了责任 。
回国后 , 季羡林与彭德华、孩子生活在一起 , 从未有过任何其他绯闻 。
有人说 , 这是因为他深爱彭德华 , 也有人说这是他坚守婚姻的责任 , 至于爱情 , 早已经埋葬在德国十年的求学里 。
文章图片
多年后 , 季羡林再次回到当初在德国的住处 , 特意打听伊姆加德 , 结果被一位中年妇女告知 , 此处并没有所谓的伊姆加德 。
季羡林以为 , 伊姆加德已经搬走 , 便失望离去 。
谁知十年后 , 就在当年的那间房子里 , 一位女导演发现了伊姆加德 。 原来 , 伊姆加德一直住在原地 , 终生未婚等待着季羡林 。
稿源:(信不信你将是历史)
【】网址:http://www.shadafang.com/c/100rw179475.html
标题:季羡林与小学生的婚姻,中间隔着德国才女:因为责任负累一生